社会转型期家族团结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结”是社会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更是中国家族关系的本质规定性。从家族团结现象开始,我们进入到家族社会研究领域,通过解剖家族团结的的运作机制,重新认识了代际家族关系的两重性:作为凝聚性和矛盾性的对立统一。正向的团结建构——情感、规范和功能构成了家族的凝聚性,负向的团结建构——不满意度和失范倾向则构成家族关系的矛盾性维度,它们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作为家族团结运作的两种力量共同构成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家族团结的现实状况。   借助河北省保定4个县8个农村社区和保定市2个市区518个成年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技术初步认识了当前家族团结的存在状况:宗族团结凝聚性的总体感知程度属于中性偏强,功能团结、情感团结和规范团结的强度依次减弱;同时,宗族矛盾倾向性的总体感知程度属于中性左右,不满意度中性偏弱,而失范倾向中性略强。在由社会结构转型引致的整体社会失范的情况下,宗族失范行为倾向不可避免的得以凸现,家庭社会学研究对此应加以关注。   利用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技术考察家族团结与家族形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情感团结、规范团结和功能团结都表现为家族形态条件的函数,联合效应在控制了所有其他变量的情况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家族团结的凝聚性与家族形态条件相关联”的假设得到这次调查数据的支持。研究还发现,“家族团结的不满意性与家族形态条件相关联”的假设得到这次调查数据的支持。然而,失范倾向性与家族形态条件统计上则相互独立。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控制了所有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家族规模、家族熟识度、互动密度、权威领袖以及家族文化象征资源是影响家族团结的重要因素,每个因素的作用情况则视不同的团结建构而不同;但是另外几个因素如空间临近、经济结合、职业结合、经济差异性等却并未表现出统计上的显著性影响效应。   对家族团结的凝聚性与矛盾倾向性2个概念的单维性考察表明,情感团结、规范团结和功能团结的单维性得到数据支持,而不满意度和失范是相互独立的2个参照点,单维性未得到数据资料的支持。我们把上述理论建构转换成一个结构方程模型,运用本次调查数据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分析显示,情感团结和功能团结明显具有弱化矛盾倾向的效应,而规范团结与失范倾向呈显著正相关,与不满意倾向保持独立,调查数据未完全支持理论模型。同时,对于家族团结预期,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家族形态条件影响显著;而在团结的运作上,人们之间预期的差异更多的在于团结的矛盾倾向性方面,而不在结构的凝聚性层次上,家族团结未来形势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矛盾倾向性而不是团结凝聚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旨趣在于立足中国现实,运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概念与理论,通过对一个社区自治实践的调查和分析,尝试考察公共领域的产生途径和运作逻辑,公共领域的核心机制就是公共
学位
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趋势明显、家庭养老模式偏好及独生子女政策效应显现等结构性因素并结合家庭团聚的现实需求的作用下,一个特殊的群体
当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强时,人们的社会性存在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由此便产生了很强的认同需要,社会认同机制的存在赋予了社会认同以可测量的维度。较之其它群体而言,中等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疗卫生制度朝着市场化方向变革,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方便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不断上涨,人口群体中医疗服务需求
学位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环节,作为直接民主的实践场所,其发展状况直接体现和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民主选举和居民自治是我国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确立,久居农村,与城市隔绝的农民们有了“自由流动的空间”,受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导向,大规模涌入城市,“民工潮”成为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为背景,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攻坚期。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体制逐渐走向
学位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讲人情、重礼仪的国家,在农村社会中更是如此。“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交往行为取向,人情消费行为一直是中华民族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人口安全问题之一。我国人口数量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经济力量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使得建立机构合理的多
学位
社会学和心理学都是社会科学,两门学科所关注的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方式有其内在的相关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社会学中的重要理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和心理学中的重要流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