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大众文化与公共空间治理研究——基于济南市T社区个案调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西方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产物,以大众趣味为标准,集休闲、娱乐于一身,在形式与内容上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相对应而存在。西方大众文化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加速文化多样性进程的同时,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一元主义文化模式,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选择权利,形成了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者并存的局面,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此外,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塑造了人们的精神品质,促进人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广场舞作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促进了个人从私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的转移,广场舞的参与者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基础设施缺乏、空间不足等问题,反映了公众对于文化空间的诉求,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扰民”“泼粪”“噪音污染”“争夺公共场所”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反映了民众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  本文从社会空间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和公共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济南市T社区为个案,采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重构作为大众文化特殊形式的广场舞兴起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内、外在驱动,阐述广场舞何以可能?概括出广场舞舞者公民意识的增强,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高涨。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广场舞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内在的原因机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公共空间治理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整个文章围绕广场舞发展过程中所折射的公共文化空间诉求,在对其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优化公共空间与培育公民意识的角度反思政府在公共空间治理方面的服务与治理缺位。借此希望能够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完善以及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调查中发现,济南市T社区广场舞是大众文化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历程正显示出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对于该社区的研究有助于打开研究大众文化的序幕和脉络,重构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于大众文化自身而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受西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我国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态度,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等一系列的社会背景刺激了文化消费,在此基础上结合大众文化自身的自发性,群众性的特点,可以看出广场舞的发展和演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受民众追捧也是必然的。同时,广场舞的参与者也是受内部因素驱动的,不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群体认同感,社会价值感,还在社会交换中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从私人空间转化为公共空间,并具有了公共属性。济南市T社区广场舞发展过程中具有“性别、年龄特征:女性居多;中年居多”、“职业特征:上班族到退休老人”、“价值特征:个人实现到公共意识觉醒”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公共资源、产品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民众缺乏公共道德和观念”、“公共空间的有限性”、“政府主体角色和职能缺位”、“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规范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所在并从优化公共空间与公民意识培养的角度提出“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扩大公共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公共服务的制度性规范性保障”、“落实并强化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等措施,以期政府对于公共空间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其他文献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以及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要求,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开始蓬勃兴起。就南京地区而言,从2009年5月公布的数据来看,注册志愿者已迅
旅游地地方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地方文化是旅游地中最富有内涵、最为生动、最具有魅力的部分,是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在现阶段,实现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这也是构建社会
动员方式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志愿服务动员方式的研究是动员机制研究的重要一环,转型期中国志愿组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动员方式与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
“隔代抚养模式”是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指因父母角色长期缺位,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留守孩子的家庭抚养方式。这一模式破坏了先前相对稳定
我国城市基层国社权力关系研究,多以强国家、弱社会为研究发现。此结论虽多基于鲜涉居民切身利益的议题得出,但即使关涉居民核心利益,也仍是国家主导。强国家是个不争的社会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城郊农民失地现象严重,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农民在失去了
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是一个“关系本位”的社会,社会关系网络在乡村社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整个乡村社会结构就是以血缘关系网络为基础扩展而成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