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所引起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不育等,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其发病机制不清且难以诊治,已成为当代妇产科学的热点问题。EMs对生殖力造成的是多方面的损害,据统计,内异症患者中约有30-50%伴有不孕,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育治疗相当困难。自从1978年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英国的Louise Brown经体外受精诞生,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得到飞速的发展,对EMs导致不孕的治疗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近期一些针对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结局的Meta分析报道指出,EMs患者受精率和种植率明显低于因其他指征行IVF-ET助孕的妇女。多数学者认为,EMs患者的子宫内膜形态学质量明显下降,影响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影响了内异症患者的IVF-ET结局。同时,一些学者也认为,EMs患者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可能是导致不孕的重要机制之一,他们认为EMs不仅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还影响卵巢功能和胚胎的发育。为了更进一步了解IVF-ET结局的差异,本研究从另一角度即卵子本身的质量来探究这一问题。研究目的:从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分子水平去深入研究EMs不孕患者卵母细胞质量下降的机制,提高我们对EMs相关不孕的认识,为研究如何改善EMs不孕患者卵母细胞质量提高更多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1)收集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包括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且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常规长方案治疗周期共98个,患者年龄21-38岁,不孕年限0.5-17年。患者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确诊,且在接受IVF治疗前B超均未见囊肿复发,并排除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收集同期150例因单纯输卵管因素接受IVF-ET常规长方案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IVF-ET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2)收集我院生殖中心2012年4月-2013年1月间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常规长方案治疗周期新鲜废弃卵母细胞共35枚,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3)同期收集MⅠ期卵母细胞为EMs并有男性/单纯男性因素接受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不孕症夫妇废弃不用的生物材料,进行单卵mtDNA拷贝数检测,比较两组间mtDNA拷贝数的差异。结果:(1)EMs组与对照组在获卵数目、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胞质中CG、溶酶体、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等细胞器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异常。在光密度分析、线粒体内容物、线粒体长短径的比例上并未见明显差异。然而,内异症组线粒体密度远低于对照组;异常线粒体的比例显著升高。(3)利用Q-PCR方法检测卵母细胞内mtDNA拷贝数的变化:EMs患者其卵母细胞内mtDNA拷贝数相较正常人明显下降。结论:(1)EMs组与对照组在获卵数目、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而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均低于对照组。(2)EMs组线粒体密度远低于对照组;异常线粒体的比例显著升高。(3)EMs患者其卵母细胞内mtDNA拷贝数相较正常人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