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贫困伴随着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不断增加的贫富差距,导致经过多年的反贫困斗争,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清除贫困,减贫则是我国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的西南民族地区,或是国家级贫困区和国家连片特困区,又具有少数民族这一属性,致贫因素复杂以及贫困程度深等原因导致该地区扶贫工作难度高、减贫措施的成效低。经多年探索,我国政府在众多的减贫措施中充分肯定了金融这一资本因素的作用,在2016年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高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减缓贫困。因此,研究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减贫效应,对建设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提升普惠金融减贫效应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西南民族地区的19个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知识和计量工具,对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进行研究。首先,界定了普惠金融及贫困的内涵,本文的普惠金融的主体是银行金融机构,贫困则是经济贫困,还梳理了普惠金融减贫的相关理论,总结出普惠金融直接与间接减贫机制,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假设;其次,通过金融组织体系、银行网点密集度、存贷款情况等数据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并运用19个民族地区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金融机构渗透性及金融服务使用效用两个维度的五个指标,运用变异系数法、欧式距离法构建了普惠金融综合指数(IFI),量化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水平。再以IFI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普惠金融减贫的直接效应。引入交叉项即普惠金融指数分别乘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验证普惠金融减贫的间接效应。还计算出普惠金融的两个维度的指数,分析普惠金融两个维度的减贫效应。再次,进一步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设置门槛变量,分析出影响普惠金融减贫成效的门槛因素。最后,根据本文的现状及实证分析,为西南民族地区提高普惠金融减贫效应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各民族地区差距较大,普惠金融减贫的成绩提升幅度小,仍需提高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第二,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的作用是显著的,并且发现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存在倒U形关系,即普惠金融先促进贫困减缓,在后期对贫困减缓的边际作用不断下降;第四,普惠金融减贫的间接效应,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经济增长作用与贫困减缓,但是通过收入分配改善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很小;第五,从普惠金融两个维度的减贫效应来看,金融机构渗透性维度与贫困减缓呈倒U形关系,金融服务使用效用维度与贫困减缓是正相关关系。第六,农业生产效率、政府支出水平对普惠金融减贫有二重门槛效应,公路密集度对普惠金融减贫有一重门槛效应,第一产业/GDP、第三产业/GDP分别对普惠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有一重、二重门槛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六个方面对提升西南民族地区普惠金融水平及减贫效应提出了政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