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对他国的内隐态度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一个比较重要而又相对空白的研究课题。随着当代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日益深入,以及普通公众的态度立场在政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研究如何转变公众对他国的内隐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理解内隐态度激活与转变的机制,本研究比较了平衡认同理论、联想-命题评价模型和迭代再加工模型。平衡认同理论侧重于揭示社会知识结构网络的运作机制,即态度对象和评价属性之间的联结如何建立和改变。联想-命题评价模型侧重于描述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转变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可能方法路径。迭代再加工模型深入分析了态度激活与表达的神经机制,并强调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指出,这3个理论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将其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内隐态度。作为逻辑前提,本研究首先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考察了公众对他国态度激活的特征。结果表明,负性对象诱发的P200波幅大于正性对象,N300波幅小于正性对象,LPP波幅在右侧额叶和顶枕叶大于正性对象,体现出态度自动激活的特征,表明公众对他国态度具有内隐性。本研究认为,通常用于内隐态度改变研究的熟悉效应、条件反射等方法生态效度较低。根据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提出的8条可能路径,本研究采用说服的中心路径,提供充分的引导信息,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已经得到近期实证研究的检验,是对内隐态度转变方法的拓展。从平衡认同理论出发,本研究提出提供引导信息的3种不同方式,一是引导被试对他国进行“敌”/“友”的身份认同,二是引导被试对他国行为进行“善意”/“恶意”动机归因,三是选择性地强化他国“优点”/“缺点”。这3种方式与被试的“自我”之间的联系逐步递减,我们预期,它们对态度转变的效果也将递减。行为实验采用重复测量的被试间设计,每个实验中,先测量态度的基线水平而后将被试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相反的实验处理,再进行态度测量。实验二结果表明,“敌”/“友”身份认同能够针对虚拟的态度对象形成相应内隐态度。实验三结果表明,“敌”/“友”身份认同能够显著转变对现实态度对象的内隐态度。实验四结果表明,“善意”/“恶意”动机归因能够显著转变外显态度,但对内隐态度转变效果有限试验五结果表明,“优点”/“缺点”的选择性强化不能有效转变内隐态度,且对外显态度转变效果也有限。总体上看,实验结果符合基于平衡认同理论的预期,表明转变内隐态度的转变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在态度对象和个体“自我”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