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的频发,“干旱”灾害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干旱地区灾害不断增加,光照显著减少,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分布不均,更是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脆弱。干旱不仅会对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食物安全,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户的食物安全。自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涓滴效应”,农村居民的生活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现在我国的农村贫困已经从“面上的”贫困逐渐转为特殊区域环境、生产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一系列带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约束条件所导致的“点上的”贫困。这种“点上的”的贫困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中部那些自然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不足的贫困山区农户身上。我国西南贫困地区是农业生产的弱势地区,一直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导致西南贫困山区季节性饮用水缺乏情况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户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农户既是食物生产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各种食物消费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季节性饮用水缺乏的影响,对于这部分贫困山区农户来说,一般的经济增长政策已经很难使他们受益、脱离贫困,所以这种“点上的”贫困现象需要我们研究季节性饮用水的缺乏对当地农户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季节性饮用水缺乏对食物消费结构产生何种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贫困山区农户食物消费结构的合理性,提高农户健康水平。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了解西南贫困山区农户食物消费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季节性饮用水缺乏对西南贫困山区农户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而为政府在制定减贫、扶贫政策时提供实证依据。全文研究内容主要为两个方面:研究内容一:通过AIDS模型实证测算六大类食物消费支出弹性,把六大类食物进行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的划分判断,了解西南贫困山区农户不同食物的必需程度。对西南贫困山区农户来说,谷物、油盐、豆类及其制品可以认为是生活必需品,而蔬菜水果、茶叶烟酒饮料、肉蛋奶水产品属于非生活必需品,也就是奢侈品。研究内容二:通过DID方法,构建联立方程组分析季节性饮用水缺乏对西南贫困山区农户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结合AIDS模型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的划分,分析其对不同食物消费比重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季节性饮用水缺乏的改善会引起谷物、油盐、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消费比重的提高,同时会降低豆类及其制品、茶叶烟酒饮料消费比重。其他个人和家庭特征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对食物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综合两方面研究内容可知:季节性饮用水缺乏对西南贫困山区农户食物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季节性饮用水缺乏的改善有助于增加谷物、油盐、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的消费比重。因此,加强对西南贫困山区饮用水基础设施的改善,对改善贫困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及健康人力资本有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促进农户进行外出务工,增加贫困山区农户非农收入。积极引导农户树立正确消费观,加强对农户合理膳食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对西南贫困山区扶贫政策,应多从公共基础设施出发,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其食物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