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统称为“三农”,这个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均将此列为工作重点,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实际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农民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尤其在习总书记提出“两个一百年”的重要指示之后,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也只有切实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使农民的收入有了稳定可靠的保障,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 本文以商洛市丹凤县为例,以现在农村的实际状况为基础,采取实地调研、走访群众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再深入分析研究,提出基层政府针对于这些制约因素所能做的工作。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社保制度这些制度因素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政策因素;农业基础薄弱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基础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太短、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自身素质较低、劳动技能低、经营水平低等自身因素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意外事故、农村陋习等社会因素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则必须认真学习最新理论知识,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发挥出政府的作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政策支持强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发掘内部增收潜力,增加经营收入份额;持续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增加技术指导投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