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0-2013年期间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数据和MODIS植被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了西南地区旱情和植被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定干旱与植被生产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主要结果如下: 1、研究时段内西南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扰动,整体呈现加重趋势,以2006年和2010年的受旱面积最广。2000、2001、2010和2012年GPP异常值为极端负值,分别为-67、-66、-47和-62g C·m-2·yr-1;相同年份NPP异常指数(SAI)负值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7、29、35、31%。 2、典型干旱事件中,GPP的减少量排序为:2010年春季>2009年冬季>2009年秋季>2006年夏季。主要植被类型生产力的相对变化率排序为:灌丛>农用地>针叶林>稀树草原>阔叶林>混交林。 3、PDSI指数与GPP异常值以及SAI在部分像元中都呈现显著相关(p<0.05),主要为四川西北部的草地生态系统和云南北部的混交林。夏季和秋季,PDSI与GPP之间在部分像元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 综上,西南地区植被生产力受干旱影响呈现减少趋势,灌丛对干旱的响应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