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背景下西南地区植被生产力的分布特征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0-2013年期间的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数据和MODIS植被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了西南地区旱情和植被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期确定干旱与植被生产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主要结果如下:  1、研究时段内西南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扰动,整体呈现加重趋势,以2006年和2010年的受旱面积最广。2000、2001、2010和2012年GPP异常值为极端负值,分别为-67、-66、-47和-62g C·m-2·yr-1;相同年份NPP异常指数(SAI)负值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7、29、35、31%。  2、典型干旱事件中,GPP的减少量排序为:2010年春季>2009年冬季>2009年秋季>2006年夏季。主要植被类型生产力的相对变化率排序为:灌丛>农用地>针叶林>稀树草原>阔叶林>混交林。  3、PDSI指数与GPP异常值以及SAI在部分像元中都呈现显著相关(p<0.05),主要为四川西北部的草地生态系统和云南北部的混交林。夏季和秋季,PDSI与GPP之间在部分像元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  综上,西南地区植被生产力受干旱影响呈现减少趋势,灌丛对干旱的响应最为明显。
其他文献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将卫星发射的信号通过某种形式来获取极化信息。该极化信息涵盖了相位信息、幅度信息和散射信息等多种全面
光磁混合记录方法,是一种可以突破超顺磁极限的限制,并进一步提高硬盘记录密度和读写速率的一种新型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方式。它汲取了磁光记录以及磁记录的优点,信号写入采用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C波段基于Butler矩阵的多波束天线系统。主要对小型化微带宽带Butler矩阵进行设计,以及对连接Butler矩阵输入端口的微波控制电路,即基于PIN二极管的宽带
摘要:读书是提高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听和写的桥梁。早读课是初中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续和补充。《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早读的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我们分析其现状、反思、探索其原因以及在实践中努力寻求提高英语早读课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