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沟作为一种典型的沉积地貌单元,在世界各地海岸潮间带广泛分布,对潮沟地貌和潮沟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根据1981-2013年江苏中部海岸的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数据,对潮沟的平面形态与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苏中部海岸潮沟(根据其长度差异)一般分为4级,1至3级潮沟的个数分别为21、97和688(1:5:33),其平均长度分别为7587±1544、1921±916和327±200m;潮沟在中潮带比较发育,其密度Dd和分汊率Y明显大于高潮带和低潮带;主潮沟曲率r从高潮带向低潮带呈减小趋势。潮沟的摆动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级别差异,与北部的潮滩区域相比,海岸潮差较大的南部潮滩区潮沟的摆动性较大:同一个潮沟系统,其1级潮沟的摆动性>2级潮沟>3级潮沟;同一条潮沟,其下段的摆动性>中段>上段;同一区段,弯曲岸段的摆动性>顺直岸段;1级潮沟上段、2级潮沟中上段、3级潮沟或位于盐沼内的潮沟其摆动性不明显。外来引种互花米草和大规模滩涂围垦活动对潮沟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后者明显地抑制了潮沟的发育。在大规模滩涂围垦影响下,研究区潮沟集水面积A由2001年的293.94km2逐渐降低到2013年的103.40km2;潮沟长度ΣL随着其集水面积A的缩减呈幂函数减小(R2=0.98),潮沟宽度ΣW随着潮沟长度ΣL和集水面积A的变小呈指数方式变窄(R2=0.87,R2=0.93),总体上,每围垦1km2滩涂,潮沟长度ΣL和宽度ΣW分别减小约2.60km和15.5m;研究区潮沟形态在统计上存在多尺度的分形结构,在围垦活动影响下,其分维值D由2001年的1.26快速降低到2013年的1.13,其中,各潮沟系统的分维值D随着其交汇点个数ΣN的减少而快速降低(R2=0.93),各单支潮沟的分维值D随着其蜿蜒性w的减小而快速降低(R2=0.92);在整个滩涂围垦过程中,落潮后期潮滩的主要排水方式由潮沟排水逐渐向滩面排水方式转变。根据野外观测资料和潮沟形态相关性分析,研究区潮沟最初发育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潮滩的形成和发育时期,潮沟最初的形态是低潮带下部的冲刷洼地或切口,切口或洼地在水流作用下快速演变为沟槽;并随着潮滩变宽和集水面积增大而快速发育,形成树枝状的潮沟系统。根据随机概率模型模拟,潮沟的发育过程大致经历四个重要时期:低潮带发育时期、中潮带发育时期、高潮带发育时期和细潮沟填充发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