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海湾地区因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图景,始终成为国内外中东问题研究的重点区域。其中海湾六个君主国家(即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以海湾合作委员会为依托、以联合自强为目标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成果显著,对于海湾地区乃至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结构和整体安全走势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2010年底以来的中东大变局中,海合会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美国的支持,乘势扩展在海湾以及中东地区的影响,加之埃及等国家在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地区影响力的减弱,中东政治格局“东升西降”态势日趋明显,以海合会为代表的区域机制的重要性迅速提升。事实上,学术界曾一度质疑阿拉伯国家实现区域一体化的能力并提出“阿拉伯例外”的论断,海合会六国三十余年的区域一体化化进程用事实对此予以了辩驳。由此也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阿拉伯国家多次联盟或区域化的尝试屡屡失败,而海湾六个君主国能够结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对于具有区域一体化倾向的海湾六国国家集团,是否存在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决定其区域化的和平关系与互助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海湾地区的政治与安全结构?本论文试图将建构主义学派的“安全共同体”理论引入海湾六国一体化进程中国家之间关系及其内部机制的研究当中,从而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个独到而合理的思维视角与解释路径。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内,“安全共同体”可以理解为:“由其人民对和平变化保持可靠预期的主权国家构成的跨国区域”,其中“可靠的和平预期”是安全共同体得以成功缔造的关键。论文试以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的两个关键因素—“集体认同”与“共同规范”作为贯穿全文的核心线索与理论工具,对关于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建构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展开思考,重点实现以下研究目标:(1)以建构主义理论的“规范”、“认同”原理作为核心解释工具,探讨决定海湾六国之间安全关系模式的基本要素以及掣肘海湾六国未来关系发展的内在逻辑。(2)对于海合会六国是否属于安全共同体目前尚存争议。本论文以安全共同体作为分析框架来考察海合会国家政治与安全关系演变的过程及其性质,并最终做出海湾六国属于安全共同体范畴的结论,以此作为国内外学界前期研究的拓展与补充。(3)将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研究视角与分析理路延伸至海湾地区,探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海湾总体安全结构与地区秩序。(4)作为认同、规范等“变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必要对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未来走势及风险加以评估。围绕上述目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相互关联的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本部分旨在进行概念介绍与理论铺垫。首先,简要阐明论文的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以及论文整体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前期引导性内容;其次,简要介绍与本论文有关的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与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湾六国一体化合作的成果与现状,重点讨论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对海湾六国合作关系的适用性问题。第二部分: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历史考察:认同变迁与规范演进。该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内容。主要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海湾六国区域一体化的不同发展阶段,探讨社会化互动的建构过程中海湾六国集体认同的变化和共有制度规范的演进,揭示出认同、规范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建构中的关键作用,并以卡塔尔与巴林之间的领土争端为典型个案,通过实证分析对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及其性质加以界定。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海湾六国互动合作的历史考察;(二)海湾六国集体认同的变迁;(三)海湾六国集体制度规范的演进;(四)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实证考察:以卡塔尔、巴林领土争端为个案。本部分结论为:海湾六国之间通过多元互动合作这一“过程变量”促进并塑造了六国集体认同与制度规定等“结构变量”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在彼此互信的基础上推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形成;同时,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定位上,海合会六个成员国之间安全共同体的打造已跨越了初始的形成阶段,但并未进入具备牢固集体认同和稳定互信的成熟时期,而应当定位为集体认同基本形成、互信机制日益加强以及组织制度正进一步完善的安全共同体的上升阶段。第三部分:海湾六国对外关系考察:安全共同体的“他者”建构。这也是本选题的重点内容。本部分主要从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形成的外在层面即六国对外关系的考察来探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建构问题。借助“认同与规范”理论,梳理海合会六国同三个“他者”国家—海湾强邻伊朗和伊拉克以及西方大国美国之间关系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上述关系始终陷入“安全困境”的原因。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海湾六国与伊朗关系考察;(二)海湾六国与伊拉克关系考察;(三)海湾六国与美国关系考察。本部分观点为:由于海合会国家总体外交理念与安全战略上与上述国家存在着差异甚至是本质分歧,导致六国同两伊以及美国在外交政策与地区战略路径上明显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海湾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不能产生基于共有认同的“我们感”,而只能作为外部层面的“他者”国家对于海合会六国的共有身份意识和集体认同感客观上起到凝聚和推动作用。第四部分:非传统安全语境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应当如何看待海湾地区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现象,二者所涉及的“安全”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上有何区别与联系,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于海湾六国互信与和平为特征的共同体关系的塑造具有何种价值与作用?这是本部分重点讨论的内容,具体包括:(一)非传统安全与建构主义的安全观:理论分析与概念解读;(二)海湾六国非传统安全形势研究;(三)海湾六国非传统安全合作及其评价。本部分结论是:随着非传统安全重要性的提升,在重构六国集体安全结构的同时,非传统安全合作也为海湾六国的多边合作注入新的内涵与更为丰富的内容,海合会六个成员国之间以友善与互信为特征的和平关系不断深化,从而推动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向着更为成熟的层级发展。第五部分: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未来展望。对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对外扩容以及对内加强一体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展望。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纵向深化发展;(二)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的横向扩容发展。本部分的结论是:对于处于上升阶段并面临未来诸多挑战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而言,在国际关系领域的无政府状态下,无论是海合会内部还是延伸到整个海湾地区,和谐与共生总体目标的实现尽管困难重重,但摆脱战争状态和安全困境的合作关系的构建存在可能。
其他文献
世界各国虽然研发了很多新的炼铁法,但高炉炼铁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焦炭作为其中主要的还原剂,常常是研究人员的重点。焦炭在高炉内的降解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浸蚀所引起的碳
<正>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1991年《民事诉讼法》做出了修改,但未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作出规定。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
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是解决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提出1种电子商务和"农社对接"相结合的创新流通模式,该模式克服了2种模式单独作用的不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公路施工建设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工程施工质量则是保证施工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有效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一定要加强其管理控
自从“85思潮”之后行为艺术从西方传入中国,短短的十几年中的不断发展,不仅拓宽了中国艺术家的眼界,更重要的是大大拓展了艺术形式上的创作空间,思维上的自由扩展。自始至终传统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因素影响下,公仔不仅反映了民族文化特质,同时映射了社会生活的现状以及人文思想。“公仔”又被称为设计师玩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在
对24份玉米材料的萌芽期、苗期进行耐盐性鉴定,考察被试材料的发芽率、苗情、出苗天数、株高、鲜(干)质量、含水量、种子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苗情与种子活力无相关
<正>APEC北京会议留下的,除了会议达成的各项成果,还有难得的蓝天白云。这种美景令人向往,同时发人深思。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雾霾围城问题,如何让久违的蓝天不再转瞬即
本文中的房屋买卖交易均为二手房买卖,房地产中介服务在这里仅指向房地产经纪活动。近些年来,房地产中介行业以其投入少、经营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活跃在市场上,在国家利好政策
英美大学视频公开课让中国求知者接触到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不过,由于语言的障碍,这些视频公开课必须借助字幕才能为绝大部分中国观众所接受。不同于英美影视剧字幕翻译,视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