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合约,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风险管理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经过多年研究论证,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10年4月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为市场提供了崭新的交易品种和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影响深远,拥有诸如增加市场流动性,平滑指数波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效率等积极意义。 股指期货的风险来源广,品种繁多。特别是,由于股指期货存在杠杆效应,会放大潜在风险。同时,又与股票二级市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一旦其中是任何一方出现了风险,最终都会造成联动反应。另一方面,股指期货合约的推出也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系统性风险管理工具,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研究如何针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特点进行科学化的风险管理十分必要。根据风险管理过程,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及相应监管;机构投资者如何定义和计量风险;对于沪深300指数基金进行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具体来讲本文第一章节重点针对文章的写作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节则是针对股指期货及相应风险管理的概念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国内外股指期货市场的特征以及监管体系等概念,并就目前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特有的风险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三章节重点针对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过程以及相关计量技术进行论述。通过对机构投资者风险管理流程的分解,引出股指期货风险的计量模型VAR,并探讨了VAR模型的一些特征假设以及优缺点,由此提出了中国资本市场使用VAR模型来计量风险的局限性,详述了目前存在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运用VAR技术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优化VAR模型的一种探讨。第四章节阐述的是对沪深300指数基金进行实证研究的过程,重点针对指数基金应用VAR模型的如何计量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给出了基于不同策略构建的指数基金如何进行风险管理的论述。第五章节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以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