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路径研究——以建构政府责任为视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fg2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执行力是一种态度,一种狠抓落实的责任感;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执行政府政策法令的合力。我国是一个具有多层级地方政府的国家,地方政府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中央和地方政策法令的贯彻落实与否,关系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与否,其执行程度又直接体现着政府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着社会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存在和执行的合法性,是政府建设的核心问题。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长期存在着不执行、虚假执行、选择执行、死执行、乱执行等诸多问题,导致地方政府执行力呈现出整体顺畅但趋于弱化的现象,也就造成了国家和地方战略、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不利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研究中必须面临并且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地方政府执行力有待提升意味着政府责任部分尚未得到充分落实,政府责任未落实也能够说明地方政府执行存在着诸多问题,政府责任落实必然能够推动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因此,通过分析、对比中西方关于政府责任相关理论研究,建构与时代发展、我国特色相适应,与政府执行过程相结合的地方政府责任体系,从意识责任、职权责任、结果责任、回应责任四个方面探究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的责任根源,即意识责任淡薄、权责配置不协调、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奖惩机制不健全、监督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进而对症下药,寻求改善政府执行态度,提升地方政府执行能力的责任路径。  第一,强化意识责任,改善地方政府执行态度;第二,明确地方政府职权责任,理顺地方政府执行运行机制;第三,评估地方政府结果责任,考量地方政府执行结果;第四,贯彻地方政府结果责任,完善并实施奖惩机制,合理引导地方政府执行;第五,落实政府回应责任,加强地方政府执行监督。这五个方面既涵盖了政府执行的主观责任又包含了客观责任,既注重过程又重视结果,保证政府责任的落实,从而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执行,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保证政府执行的有序、有效。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催生了网络游戏、数字动漫、数字电影等一系列属于数字内容产业范畴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市场对于数字内容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加,数字技
教师是高校的核心人力资源,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A校为典型案例,编制了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类随机抽样的组织方式对A校教师进行了
产学研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突破口。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做法,并且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