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检测当被试在完成一个以析取性规则为基础的分类任务时,是否存在能够测量到的文化差距;②检测当被试在完成一个非线性、信息整合分类任务时,是否存在能够测量到的文化差距;③将发展完善的数学模型应用于被试的数据中,以期对被试在进行分类学习时所运用的策略有更加细致的了解;④比较各组被试的知觉注意力上的场依存程度,并对被试的自我构建和文化适应分别进行可量化的测量;⑤决定各实验组在类别学习中的差异是否能够在被试的场依存/场独立、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文化适应三方面做更进一步解释,这种解释是否比单纯地以种族文化进行分组比较,能够更好地预测被试所运用的分类策略。方法:70名高加索人,63名华裔美国人和104名中国人(其中51名来自农村,53名来自城市)参与到本次研究,三组被试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均匹配。在文化适应程度上,高加索人和华裔美国人被试中既有在国外出生有双语能力的移民也有以英语作为唯一母语的本土美国人。被试用知觉分类任务软件(PCT)来进行两种实验,通过争取在每一次分测试后得到正确反馈,被试学习如何将所看到的刺激图像分别归类为两种已经预先设定好的类别中的一种。在实验1中,被试要在以析取性规则(DIS-RB)为基础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类别学习是一种外显的过程;在实验2中,被试要在以信息整合(I-I)为基础的条件下操作,类别学习要求将两个刺激维度的信息整合起来,是一种内隐的过程。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测各组在任务精确度上可能存在的差异,除此之外,用数学模型来鉴定被试在学习一种分类规则时实际运用的分类策略。场依存检验运用的是Nisbett和Masuda的鱼实验,被试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水平用自我构建量表(S-CS)来测查。为了评估种族组间可能存在的文化适应上的差异,亚洲美国人多重维度文化适应量表(Asian American Multidimensional Acculturation Scale, AAMAS)被用于本研究。最后,用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在分类精确性上出现有跨文化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1.三组被试在实验1上存在有差异,与试验假设吻合。各组数据甚至在考虑了分类策略的前提下进行换算后,差异依然存在(P≤0.05);2.三组被试在实验2上没有差异。3.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文化适应,尤其是“本土文化的语言”,能够最大程度上解释在实验1中分类学习正确率出现文化差异的变异,β=0.008,t=2.81,R2=0.127,p<0.05,而实验2的正确率与文化变量之间没有相关。结论:1.当应对不止一个刺激维度、必须关注其整体特性才能学会一种外显的分类规则的时候,华人被试比高加索人被试要表现得更好;2.强调内隐学习过程的分类任务对种族上的差异并不敏感。3.在外显的、基于规则的分类任务中,本土文化语言的适应能力比单纯按种族文化分组,能最大可能的解释在类别学习上的文化差异;4.在内隐的、信息整合的分类任务的表现,与场依存/场独立、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文化适应等认知文化变量之间没有关系,不受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