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美国在2013年发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围绕大概念组织科学教育内容,增加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其基本理念是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研究发现,学生进入生物学课堂之前,已经对一些生物学概念有了自己的认知,这些认知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与科学概念相悖。我们把学生原有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与科学概念有差异的概念称为前概念。基于上述文件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帮助学生转变已有的前概念,建立科学概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学生和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徽县XX中学七年级学生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中存在的前概念。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运用演示实验、多媒体设备展示、巧用课文插图、利用直观教具、科学史讲述、特例强调、广告效应、联系实际、小组合作、课堂小游戏和情景剧表演”等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并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一次授课后随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是所授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结束后用测试卷进行效果检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通过对成绩进行分析,结合课后访谈的结果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判断提出的这些教学策略对学生转变前概念是否有效。研究结论:1.根据教学经验和已有研究可知,转变学生前概念是十分必要的。2.学生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一章中存在一定的前概念,其中“血液”部分和“血液循环途径”部分存在的前概念较多。3.转变不同的前概念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运用更加细致具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转变前概念。4.本研究所提出的“利用直观教具,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产生认知冲突;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讲述科学故事,感悟科学精神”等教学策略对学生转变前概念是有效的,且这些策略对男女生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