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想要成功地实现目标,需要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注意,消除与目标无关信息的干扰,并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做出恰当而有效的调节。这种为实现目标而有效调控自己的思维与行为的能力称为自我控制(Self-control)。自我控制是自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成功人生的关键因素,对个体维持较好的健康水平、获得成就和幸福感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增强社会接纳、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必要条件。正因为如此,自我控制是社会学、经济学、犯罪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心理学对自我控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状态自我控制的研究上,也即:探讨某一具体的自我控制过程(例如对当前冲突信息的控制、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对有害诱惑的抵制等)。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体现了个体一贯表现出的行为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在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稳定行为倾向的神经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正是从这个思路出发,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来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本研究首先使用结构MRI和静息态fMRI的方法探讨特质自我控制的大脑结构基础和静息状态下的神经活动特点(研究一)。鉴于自我控制的核心过程包含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研究二和研究三分别从这两方面探讨高、低自我控制个体加工自我冲突信息和调节消极情绪的过程及其神经机制方面的差异。研究一包含两个实验。实验1探讨了特质自我控制与大脑局部灰质体积的关系,结果发现:与低自我控制者相比,高自我控制者的右侧背内侧前额叶、左侧额下回以及左侧中扣带回的灰质体积更大。实验2考察了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强度(低频振幅,ALFF)、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和特质自我控制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与低自我控制者相比,高自我控制者静息状态下负责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的两个核心区域(左侧额下回和背内侧前额叶)的自发活动强度相对较低,而纹状体的活动较强,以利于维持一定的自我控制动机水平;这些脑区与其它脑区形成了功能网络,共同预测自我控制水平。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分别从认知控制的类型和注意网络效率两个具体的领域来进一步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3采用经典的ax-cpt范式,通过任务fmri来探讨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个体在主动性和反应性控制过程中的差异,结果发现:高自我控制个体比低自我控制个体更倾向于使用主动性控制策略,能够在做出反应之前在工作记忆中维持与目标有关的信息;相应地,在主动性控制阶段,高自我控制个体的执行控制脑区(如双侧额下回/背外侧前额叶、左侧顶下小叶、右侧辅助运动区、右侧脑岛、左侧丘脑和右侧脑干等)的激活水平显著高于低自我控制个体。实验4使用ant范式来考察高低自我控制组在三个不同的注意网络效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不同的注意网络效率上的差异均不显著,但高自我控制组的注意网络效率比低自我控制组表现出更低的趋势。研究三从情绪调节的角度来考察高、低自我控制者在情绪调节的过程和机制上是否存在差异。情绪调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能力,表现了个体在应对情绪过程中的一贯方式,通常用情绪调节量表或情绪智力量表来测量。因此,研究三分为两个实验,分别从静态的情绪调节行为倾向性和动态的情绪调节过程来探讨不同自我控制水平个体情绪调节机制的差异。实验5通过情绪智力量表中的情绪调节分量表来测量情绪调节能力,然后比较不同情绪调节能力群体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差异。结果发现,情绪调节能力越高,认知控制和默认网络的一些脑区(如辅助运动区、楔前叶、顶下小叶、后扣带回等)的自发神经活动越强;而加工情绪信息的脑区(如颞极、眶额叶、小脑等)的自发神经活动越弱。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情绪障碍的发病机制以及抑郁易感性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相关证据。实验6采用经典的情绪调节范式,通过任务fmri来考察高、低自我控制者在实际应对和调节消极情绪时的大脑神经活动存在哪些差异。结果发现,高自我控制个体在观看消极情绪图片时的消极情绪体验强度比低自我控制个体更低,表现出自发式情绪调节,大脑执行控制和情绪调节网络(如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下回)的活动显著增加;低自我控制个体对消极情绪更敏感,同时在外部指示下的情绪调节效果优于高自我控制个体,相应地,情绪调节及认知控制网络(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双侧额下回、双侧顶下小叶、右侧中扣带回和右侧楔叶/楔前叶)的活动水平比高自我控制组更高。本研究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从多模态的角度探讨了特质自我控制的大脑结构基础和功能网络,发现特质自我控制高的个体在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网络的部分区域具有较大的灰质体积,说明特质自我控制具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同时,高特质自我控制个体在静息状态下认知控制脑区的自发活动较低,而负责加工动机的区域自发活动较高,表明高自我控制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维持一定的自我控制动机水平,并采取经济节能的策略来有效分配有限的自我控制资源。研究二和研究三分别从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研究一的推论,发现高自我控制个体善于采取主动性控制策略来加工信息,但在注意网络效率方面则与低自我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甚至表现出更低的趋势;与低自我控制个体相比,高自我控制个体更少地体验到消极情绪,但低自我控制个体更善于调节消极情绪。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特质自我控制本质的理解,首次揭示了特质自我控制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这对我们理解自我控制个体差异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学校教育中对问题青少年的辅导和医学领域对临床个案的干预方面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