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最根本的要义在于反贫困政策和举措要靶向真正贫困的家庭和人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贫困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逐步发现并消除导致贫困难以根除的各种因素和障碍,最终达到受助人群实现可持续脱贫的根本目标。基于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双重需要,结合对贵州省典型村庄田野调查的质性研究,本文尝试对精准扶贫中最为基础且最为根本的贫困户精准识别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将识别环节中特有的基层民主评议方式做为中介环节,重点探讨该方式的运行机制及其识别效果的精准性,进而对精准识别的精准性进行评价。整体而言,本文从理论与相关文献入手,对现有研究展开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指出微观层面的贫困识别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和机制设计的研究范畴,实施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相应对策办法是面对理论困境的反应;进一步,本文从“国家-省区”层面回顾了我国各阶段扶贫事业的演进过程,指出我国的反贫困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瞄准性不断增强和聚焦的过程,从“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进过程具有鲜明的“国家引领与地方跟进”的中国特色;从减贫效果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扶贫资源投入的边际效率逐期递减,经济增长对绝对贫困人口的益贫性不足,扶贫的“精准化”导向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贵州省为调查对象,选取3个县14个行政村为调查样本,针对“精准扶贫”中最为基础且最为重要的贫困户的识别环节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而言,通过构建一个以村庄为基本分析单位的“贫困指标规模分解-指标供需状态-基层民主识别方式-扶贫云系统动态管理”整体性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就贫困户指标的规模识别而言,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存在博弈,且现行自上而下的贫困户规模分解方式使得村级贫困户指标供需关系处于弱均衡状态(“状态2”类型);(2)基于状态约束的数理模型分析指出:贫困户识别的基层民主方式在制度执行层面有效但精准性较弱,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对贫困人口替代绝对贫困人口的低效识别状况;(3)低效识别的现实使得“扶贫云”系统存在信度和效度双重不足,进而导致“行政式”小康的治理风险。本研究就如何有效提升基层民主评议在贫困户识别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