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fa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韦斯特在《时代》杂志上宣布正式启动开放课程计划(MIT OCW)以来,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纷纷加入这一行列,开放课程已成燎原之势。近年来,开放课程呈现出新的趋势,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使得开放课程的应用摆脱了传统开放课程应用的一些不足,互动与交流成为开放课程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其具有的灵活性、扩展性、共享性、低成本性和高服务性等特点为开放课程的应用提供新的技术保障。然而,目前开放课程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生互动的不足、学习者间协作的匮乏、学习效果跟踪手段欠缺、传统平台缺乏灵活性,都影响了开放课程深入的应用,造成了许多优质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针对这一现状,本论文将从实践出发,对上述的问题提出观点,并进行平台设计以及案例分析。本论文从开放课程实践应用的视角,分析目前开放课程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构建了一个云计算环境下开放课程应用的SECTIONS模式。基于SECTIONS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云计算环境下的大规模实时互动学习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开放课程的特点,从师生实时互动、学习效果跟踪评价、异构终端接入等角度探讨了开放课程的应用模式,构建了一个云计算环境下开放课程应用的SECTIONS模式,从学习支持服务(S)、学习效果评价(E)、知识共享(C)、信息技术(T)、交互性(Ⅰ)、开放获取(0)、网络学习共同体(N)、可持续性(S)等八个角度探索了开放课程应用。2、基于SECTIONS模式设计了一个云计算环境下的大规模实时互动学习平台。该平台包含四个针对开放课程的应用模块(开放课程管理模块、实时互动教学管理模块、学习效果评价管理模块、学习进度管理模块)和三个针对开放课程的系统管理模块(用户服务管理模块、学习社区管理模块、运维管理模块),采用了虚拟化、实时迁移、实时互动、智能视频、多媒体检索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实现各项功能。3、针对A高校的实际需求,开发并实现了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开放课程学习平台的原型,并且对该校学生进行开放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的资源既包括学校自行开发、生成的开放课程,也包括利用网络中已有的开放课程资源。最后,通过用例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多种方式对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研究表明,基于SECTIONS模式设计的云计算环境下开放课程的应用,可以支持学习者随时随地,以各种终端进行大规模在线点播互动学习;还能对学习效果进行跟踪,为“学分”的需求提供技术保障。平台使学习者“移动化”“碎片化”学习更为便利,更可以因此改变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比例,促进学习者自学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应用目标。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它使得开放课程的应用从单纯的资源供给向课程与教学的转变。对于云环境下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教学平台乃至管理机制改革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回顾墨尔本1991-2004年期间在混合住宅建设和住宅价格方面的变化,探讨了在战略性发展政策、城市集约化政策和住宅价格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可以将城市集约化政策视为
介绍了一种1.8GHz基站前端射频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设计方法,采用Agilent公司的仿真软件ADS对其进行了仿真和优化,同时完成了实物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案设计的L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严重短缺等问题的出现,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国家连续几年将养老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议题。然而,在
面对动态变化的环境,企业要获得持续成长是战略管理领域一个经典而受到持续关注的问题。然而,资源基础观、核心能力观等传统的企业成长理论都是从战略原子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企业
公路电影被认为是最具美国风格的电影类型之一,这既是因为公路电影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征用了体现美国文化精神的西部地理空间,并以流动的方式衔接了历史与当下,使之意蕴丰富;同
文化人类学整体论是一个重要的学科范畴,其理论要旨在于强调事物的整体意识以及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意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核心理念:其一,一种文化的整体特征并不等同于该文化
中国古代的蹴鞠具有对抗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从蹴鞠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唐时期,由于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蹴鞠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发展。到了宋代,无论在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成长,老年人以及老龄化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病患的与日俱增以及可能会导致失能的状况,使老年人失去自我照顾
传统的可视媒介与可听媒介因为媒介属性的根本性差异,造成了两者在传播特征上的根本性不同。具体表现在,传统的可视媒介(文字、图像)可以呈现信息,却难以实现即时的交互;而可
提出了一种新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分析方法,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和动力解析分析。根据抽油机各处在任一瞬时所受的主动力和虚加的惯性力在任一虚速度上所作的元功率之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