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冠心病是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糖尿病病人致死的主要因素,祖国医学虽无糖尿病冠心病这一病名,但对其症状早有记载,将之归属于消渴病、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现统称为“消渴病心病”。其临床表现除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外,还有心悸、气短、胸部憋闷/疼痛、乏力,舌质紫暗等症状。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开展和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基因层次,而中医证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中医证的实质与分子基因方面的关联,尚无系统的研究。发扬中医药辨证论治的优势,积极开展糖尿病冠心病的辨证研究,尤其是其与相关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疗效的前题与关键所在。本研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研究糖尿病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与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的关系,旨在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中医不同证型的客观基础,为提高糖尿病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水平提供客观实验依据。 ACE基因的多态性是近年来研究的新焦点。ACE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水平受ACE基因调控。ACE基因的16内含子插入或缺失使ACE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即II、DD、DI,而其DD型ACE水平最高,且心脏组织中的ACE水平在DD基因型中最高。大量研究已证实ACE基因I/D多态性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检测对52名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ACE基因,并与单纯的糖尿病、单纯的冠心病及正常人群进行对照。结果提示D等位基因是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随着疾病复杂程度的不同,ACE基因的各基因型呈现不同的优势,疾病越复杂化,D基因占优势越明显(DC组频率最高为62.5%),且DD基因有增长的趋势。此外,对疾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结果显示,糖尿病冠心病和单纯糖尿病的各中医证型组间,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而且当疾病发展至危重的阶段时,D型等位基因占了较大的优势(频率为73.8%和56.3%),DD型有增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