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水乳状液形成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oh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药行业在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方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农药剂型加工作为有效缓解农药压力的途径之一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农药水乳剂适应农药水基化剂型发展的需要,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而目前国内外对农药水乳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简单的配方筛选阶段。本论文以乙草胺为研究对象,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对农药水乳状液的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及机理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本文通过对乳化剂的筛选,对抗冻剂、悬浮助剂的选择,确定了40%乙草胺水乳剂的最佳配方:乳化剂NR602:6%;抗冻剂丙三醇:5%;悬浮助剂:1.25%;乙草胺:40%;其余用水补足至100%。2.对40%乙草胺水乳剂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40%乙草胺水乳剂为塑性流体,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3.通过四种加工方法(P1:将水逐渐加入到油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中,P2:将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逐渐加入到油中,D1:将油逐渐加入到水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中,D2:将油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逐渐加入到水中)研究了乳化过程对水/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NR600#)/乙草胺体系形成乳状液的性质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对其粒径进行了测定,并观察了其稳定性;通过对其流变特性的研究,探索了其稳定机理,并经显微镜证实。结果表明,不同乳化过程所得乳状液具有不同的粒径分布,采用相转化法可得到较小粒径的乳状液,其粒径大小为:P1<P2<D1<D2,沉降稳定性为:P2>D2>P1>D1,D1和D2的热贮稳定性较差;四种乳状液的粘度值为:P2>D2>P1>D1,P2和D2表现出一定的剪切稀化行为;不同加工工艺下对应乳状液的微观结构不同,P1和D1为简单乳状液,P2和D2均为多重乳状液。4.通过对不同分子量的NR600#表面活性剂对乙草胺乳状液性质的影响,初步探索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NR600#系列表面活性剂对应的稳定的乙草胺乳状液的粒径相同,它们的表面张力大小比较为:NR601#< NR602#< NR603#。5.进一步通过电导率法及粘度法对相转变法制备乙草胺乳状液过程中粒径的大小、结构及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对其相转变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相转变法制备乙草胺乳状液的过程中,体系的粘度在随含水量的增加时,均经过一最大值,微观上表现为液滴的紧密堆积。
其他文献
乙醛酸同时含有醛基和羧基,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农药等领域。而乙二醛氧化是合成乙醛酸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选用偏钒酸铵的草酸溶液为浸渍前驱体
<正>开头作为一篇文章的头领,阅卷者一般会仔细斟酌,能否写好开头,是能否得高分的关键。从实际考试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的开头写得不尽人意,而且千篇一律。得文章者得申论,得
合同订立是国际贸易实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交易方式的出现,作为其基础和核心的电子合同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我们必须对其订立有关
<正>生产无机盐的主要过程及设备——结晶(杂晶和重结晶)气、液、固杂质均可夹杂在晶体中。灰尘、空气、母液是工业产品中最为常见的夹杂物质。当结晶速度愈快时,夹杂就愈多,
借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和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孔结构试验,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随早龄期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矿渣掺量(质量分数)为50%与
齿轮泵大量应用于化工、石油、船舶、电力、冶金等各行业。减少齿轮泵的故障,加强日常维护是相当重要的,本文针对齿轮泵在系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排除
论述了人机界面设计的 5大最新技术 ,指出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 ,三维用户界面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多媒体和超媒体界面将持续保持其强大生命力 ,多通道交互界面有望走在人机界面
研究采用2种刺激率和3种记忆负荷条件,以击中率作为绩效测量指标,要求12名被试在不同条件下对CRT显示的数字奇偶性做出判断,考察了认知性警戒作业绩效与刺激率、记忆负荷的关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逐渐渗透职教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指导下,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教学管理体系、
<正>武帝一朝,人才荟萃,面对如此之多的能人,刘彻要怎样去驾驭他们呢?其实,在人才管理上,汉武帝最善于平衡术,在提拔人才和冷落人才之间达到平衡。公元前140年,即大汉建元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