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治理:制度演进与实践发展——企业契约型治理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放眼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来研究企业治理的制度演进与现实发展问题,倾向于回归古典与适当借鉴新兴制度经济学(即NIE)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企业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提出了企业的契约型治理逻辑.全文以企业的"契约型"治理逻辑为主线,以现代企业所有权的配置为脉络,贯穿和统领各章的内容,力求做到"纲举目张".按照承上启下、逐步推进的逻辑顺序,先是构建一个企业治理的分析框架,然后依次对企业治理制度的历史演进、现代企业合作剩余的配置、现代企业控制权的配置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改革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公司治理创新的基本思路.全文共有7章.导论,阐述了该文选题的缘由、研究范式与方法,阐明了该文的研究思路,概括了该文的逻辑结构以及各章的主要内容.第1章提出了关于企业治理的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奠定了该文后面各章观点表述的理论基础和进行该文主题分析的理论平台.第2章探讨了企业治理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发展,从历史事实与逻辑演绎有机结合的角度验证了"契约型"治理逻辑.第3章基于人力资本的视点论述了现代企业的合作剩余配置及其治理问题,着重探讨了人力资本与现代企业合作剩余配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第4章基于一个合作控制的视点论述了现代企业剩余控制权的配置问题.与企业剩余的合作分享相对应,现代企业控制权配置的主体也是多元的,我们提倡合作控制观.第5章和第6章是关于企业"契约型"治理逻辑的实践运用,探讨了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改革状况及其创新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采用历史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和迁台初期两个历史阶段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及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土地制度与农村租税征收、农村信贷市场、农村商品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国际地位稳步上升,这一切毫无疑问都应主要归之于我们坚定不移地推动的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新世纪伊始,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