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我国城市化推入加速阶段。城市群作为区域城市化的载体,逐渐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和一体化,成为区域参与国际和区域竞争的基本单位。同时,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国家对中西部城市群发展的高度支持,激发了中西部城市发展活力,国内外资源配置和流动将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将城市群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统一起来,通过对不同地区城市群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揭示城市群发展的差异。在实证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
首先,文章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集聚与扩散效应测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为下文模型的建立及统计方法的选择做了铺垫。
其次,对城市群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行了定性分析,分别阐述了集聚和扩散的理论、动力及表现形式,为实证研究和结果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城市群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进行分析,将单纯的区域间差异比较研究升华至区域协调的研究范畴中,体现了本文研究视角的新颖之处。
再次,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群,从地理、经济、社会及城市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城市群间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对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均存在正的集聚效应,且集聚效应的相对变化与区域收入差异的变化一致;长三角城市群扩散效应强于集聚效应,而武汉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强于扩散效应;第三,投资、消费、城市规模、工资水平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性差异。
最后,对三个城市群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企业与资本的分布不均衡、经济市场化水平差异、城市化模式和动力差异、企业家资源与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个方面。并提出了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中西部城市群应当加快二级城市的建设;突出城市群的优势,走差异化经营路线;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科学推进产业转移;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引导人才自由、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