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调研,在许多高速公路的运营过程中,各营运部门积累的业务数据量大、数据的处理比较原始,且信息分散不利分析,不能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现在的监控室人员,所要登记的表格有种类繁多。大多采用手工笔记的方式,也有部分记录在HOS系统,或是保存为EXCEL文件,存储方式不统一。当需要查阅时,必须询问登记人员告知存储位置再去人工检索,非常低效。由于分散存储,造成数据二次加工整理的困难,形成数据登而不用、记而无用的尴尬局面。同样,在稽查队、票管等部门之间,日常的工作数据,都各自拥有,数据不能共享,有时出现重复工作步骤。需要交流或是上报的内容,大都以文件格式或纸质文档传送,效率不高。现有的收费系统中,对运营很有帮助的报表软件,在多年的数据积累后,反应速度下降,报表生成时间较长。并且,现在的报表,基本上运行在票管室,由财务人员使用,当上级部门有需要时,要求票管员打印上报,既不直接,也不直观。即使领导的电脑上安装报表软件,对于路段下众多的报表模板列表,显得无从选择。而且,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有更完善的报表来增强管理、改进效率,比如增加一些比数据报表更直观的统计图表。针对以上不足,本营运分析系统方案的提出的目的就是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提高路段业主工作效率,并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的制定。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大部分:第一,营运信息管理。对于基础数据,集中录入、统一存放。基础数据包括收费原始数据、监控工作数据、营运管理的手工处理表单。第二,数据整合的目标。数据既可以来自现有软件的批量导入,也可以通过电脑录入的方式进到系统数据库。同时,系统中的数据,能自动接驳给其它系统,与现有系统无缝连接。第三,报表辅助决策。进入系统中的数据,经过整理加工、统计汇总,生成所需的报表作为决策依据。以上三部分,可简单归纳为: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针对系统功能的三个主要目标,系统的结构设计也分为三个主要的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具体的功能在这三个大的模块内部进行细分。三个模块共同协作,实现系统的功能目标。系统的服务对象为三类人员:一线在日常工作中电脑记录原始数据的工作人员;一般对于录入信息进行复合查询和生成简单统计报表的管理人员;实时的全角度监视和辅助决策的宏观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最后,本文还对该系统进行了总结、测试、评价,并对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