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探索在水热条件下制备氧化锡及掺杂氧化锡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对所制备的氧化锡和掺杂氧化锡材料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对反应过程和生长机理也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SnO2纳(微)晶水热法制备与表征。以氯化亚锡为锡源、无水乙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碱源,通过水热过程制备出SnO2纳米粉体,并考察了碱源、水热温度和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样品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另外,又以四氯化锡为锡源、氢氧化钠为碱源,通过水热过程制备出直径在2.5微米左右的球形SnO2晶体,并对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花状掺杂Zn2+的SnO2纳晶水热法制备与表征。以四氯化锡和氯化锌为原料,氢氧化钠为碱源,在水热的条件下成功地制备出花状形貌的掺杂SnO2纳晶。并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时间、掺杂比例、碱的浓度以及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制备的影响;并对制备的反应过程、花状形貌的形成和掺杂纳晶的发光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3.水热法制备掺杂金属离子的SnO2纳晶研究。以四氯化锡为锡源,分别以硫酸锰、酒石酸锑钾、硫酸铜、三氯化铁、二氯化钴为掺杂剂,氢氧化钠为碱源,在水热的条件下直接制备出Mn+-SnO2纳晶。详细研究了掺杂锰离子SnO2纳晶的制备;通过对不同掺杂离子制备和表征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掺杂离子对纳晶形貌有不同的影响。 4.M[Sn(OH)6](M=Zn、Ca)水热法制备与表征。以四氯化锡、氯化锌、氯化钙为原料,PEG400、PVP、CTAB为辅助剂,氢氧化钠为碱源。通过简单的水热过程,在无辅助剂的条件下合成出立方块状的Zn[Sn(OH)6];在PEG辅助的条件下制备出树枝状Ca[Sn(OH)6]。并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时间、碱源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产物的物相及形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