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典籍英译研究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文史哲类等知名译作成为研究的着眼点,而对于散见在学者个人评论、报刊杂志等典籍译文的考察则尚显不足。《中国丛报》(下文简称《丛报》)是19世纪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期刊,除刊发时事报道、专题研究外,还刊载了大量典籍英译。这些典籍体裁丰富,不再局限于早期西方学者热衷的儒家经典。因此,将《丛报》刊载的典籍英译纳入考察范围,有助于改善典籍英译研究不平衡的现状,还可为以期刊为载体的典籍英译研究提供参照。
近几年,针对《丛报》刊载的典籍英译研究逐渐走入学术视野,相关论文、专著或站在宏观视角,归纳统计刊载的典籍英译;或聚焦于微观层面,描述译者误读现象。遗憾的是,前者仅止步于篇目罗列,后者则由于考察篇目有限而难以见微知著。由于《丛报》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尽管译者的翻译策略千差万别,但在底本选择、翻译动机、文化立场等方面则呈现出某种倾向。然而,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较为孤立地看待翻译现象,很难对这类翻译活动予以解释说明;相反,将焦点置于特定时代、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的翻译描写研究则可以对相关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释。
论文以《丛报》刊载的全部典籍英译为研究对象,运用翻译描写的观念,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于一体,对相关典籍英译活动做出深入的、历史的、文化的描写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浏览与网络数据检索整理出20卷中刊载的典籍英译及其原文,并结合原著类别、译文出版年、译者、译者国别等参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在对具体译文进行描述时,广泛检索相关学者的论文、专著、回忆录等重要一手资料,以译文信息、译者背景、引用评论以及社会历史语境等为线索,考察翻译特征、译者文化立场、翻译目的及影响等。
研究发现如下:(1)《丛报》刊载了80部典籍英译,译文数目达113篇。译者不再局限于早期耶稣会士热衷的儒家经典或士大夫推崇的正统专著,所译典籍涉及文学、历史、地理等15个类别;(2)就典籍英译数量而言,文学典籍比重最高,各年出版数量与社会格局密切相关,并以美国新教传教士贡献最为斐然;(3)译者或改写或直译中国典籍,对富含实用信息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的著作尤为青睐。其中,传教士翻译典籍的根本动机是传播福音,但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通常衍生出多重目的;(4)部分典籍译文在发表后或编入语言学习教材、或收录于相关学者个人研究,但某些具备实用价值的典籍信息则为列强利益扩张提供便利,这对当下典籍翻译选材与策略抉择起到警示作用。
近几年,针对《丛报》刊载的典籍英译研究逐渐走入学术视野,相关论文、专著或站在宏观视角,归纳统计刊载的典籍英译;或聚焦于微观层面,描述译者误读现象。遗憾的是,前者仅止步于篇目罗列,后者则由于考察篇目有限而难以见微知著。由于《丛报》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尽管译者的翻译策略千差万别,但在底本选择、翻译动机、文化立场等方面则呈现出某种倾向。然而,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较为孤立地看待翻译现象,很难对这类翻译活动予以解释说明;相反,将焦点置于特定时代、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的翻译描写研究则可以对相关翻译现象进行描述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释。
论文以《丛报》刊载的全部典籍英译为研究对象,运用翻译描写的观念,集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于一体,对相关典籍英译活动做出深入的、历史的、文化的描写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浏览与网络数据检索整理出20卷中刊载的典籍英译及其原文,并结合原著类别、译文出版年、译者、译者国别等参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次,在对具体译文进行描述时,广泛检索相关学者的论文、专著、回忆录等重要一手资料,以译文信息、译者背景、引用评论以及社会历史语境等为线索,考察翻译特征、译者文化立场、翻译目的及影响等。
研究发现如下:(1)《丛报》刊载了80部典籍英译,译文数目达113篇。译者不再局限于早期耶稣会士热衷的儒家经典或士大夫推崇的正统专著,所译典籍涉及文学、历史、地理等15个类别;(2)就典籍英译数量而言,文学典籍比重最高,各年出版数量与社会格局密切相关,并以美国新教传教士贡献最为斐然;(3)译者或改写或直译中国典籍,对富含实用信息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的著作尤为青睐。其中,传教士翻译典籍的根本动机是传播福音,但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通常衍生出多重目的;(4)部分典籍译文在发表后或编入语言学习教材、或收录于相关学者个人研究,但某些具备实用价值的典籍信息则为列强利益扩张提供便利,这对当下典籍翻译选材与策略抉择起到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