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新技术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创新成为各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人才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以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如何培养出这类拔尖人才一直是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未停止过探索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09年“钱学森之问”更是掀起了一股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热潮,很多研究型大学以及一些行业特色型院校纷纷开始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石油作为国家工业的血脉,随着油气勘探难度的日益加深,培养石油行业拔尖创新人才迫在眉睫,石油特色行业院校更是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背景下,探讨科学的石油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探讨了本论题的由来,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基础进行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坚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他们是“精英教育”的必要探索,是“公平与效率”的共同追求,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有效实施。第三章:通过对国内三所典型石油院校“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共同特点:在培养目标方面均是依托特色石油专业,为国家培养石油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有具体的培养要求;在培养制度方面,实验班采用多途径选拔人才,淘汰制保证生源质量,施行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辅导教师,除此之外,实验班还为学生和任课教师提供很多优惠政策,以保障实验班有一个较自由的学习氛围;在培养过程方面,这类实验班均是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加专业教育的培养路径,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增加研究型教学比例,为实验班学生制定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通过将实验班与普通班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类班级在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实验班的很多措施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改进优化,有效的培养措施将有望推广到全校实施。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石油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进行详细介绍,其“工程荣誉项目”正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开设的。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石油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两国在培养目标,评价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如德克萨斯大学在培养目标方面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自学能力以及交叉学科学习能力;在评价制度方面给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权,考试内容及评价方式都不拘一格,除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外,德克萨斯大学还开设了很多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用多学科视角思考问题等。通过前几章的比较研究,第五章总结了国内石油学科实验班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对策,如培养目标有待深入细化,丰富人才选拔方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课程结构有待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