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涌现了大批高成长性的企业,这些企业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然而,有些公司一味地追求成长,忽视了投资者的利益,股利分派行为不规范,随意性强。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够完善,对于这些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股利政策对于公司的投资、融资以及经营管理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有关股利政策的研究一直是财务界的热点领域,现金股利分配是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股利分配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学者们认识到管理者并不是绝对理性的,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影响公司作出的决策,过度自信就是最普通的非理性行为之一。传统的股利理论研究都是基于严格的理性人假设之上,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异常的股利分配行为,学者们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公司的股利分派行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研究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从现有的文献看,针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还不多。为了充实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尝试以管理者过度自信为切入点,探讨成长性是如何影响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本文梳理了目前管理者过度自信、成长性以及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假设,并选取2010年—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有关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成长性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管理者自信程度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同时,本文还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成长性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得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弱化成长性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负向关系的结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最大程度地减少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以减轻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给公司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