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质材料的非线性彩色全息超表面设计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线性光学自发现以来就深受研究学者的关注,被广泛的应用于激光调制、光电开关、频率转换、光学参量振荡器和光学信息加密等。超表面是由亚波长的微纳结构组成的,可以操控光的振幅和相位等性质。非线性光学超表面是一类超表面器件的统称,这类器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非线性转换效率、制备简单和结构紧凑等优点,自其问世到现在已经在光学领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研究了超表面在全息显示和非线性转换的应用,并将非线性光学和全息成像相结合,设计并验证了非线性全息超表面。该种方法可以用于信息加密、低噪声的全息成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选用可见光波段吸收低的硅作为单元结构的材料,利用仿真软件对单元结构的转化效率、电场分布和相位等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筛选出不同波段最适宜的单元尺寸。利用GS算法获得纯相位全息图,在已经挑选的单元结构的基础上编码全息图。并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全息图准确性,以及超表面作为全息图编码材料的可行性。提出并验证了对全息超表面进行消色差处理的方法。2)由于纯金属或纯介质非线性超表面存在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金属介质混合超表面。通过对单元结构的调整,设计了一个多波段共振的金属结构。利用多波段共振的相互配合,在基波与谐波波段均产生等离激元共振,形成模式匹配。基频处的暗态有利用能量聚集,倍频处的亮态更有利于将产生的二次谐波的信号辐射出去。并利用非线性介质材料作为“转换器”,进而形成高效的非线性转换。3)通过对砷化镓单元结构的设计,使超表面能够在1200nm和840nm都产生共振增强。产生的强电场增强使结构能够促进非线性转换,产生倍频光以及和频光。并在已经验证过的全息图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PB相位编码全息图到非线性超表面上。利用仿真软件验证非线性超表面在二阶非线性光波段的全息成像的可行性。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将为非线性彩色全息超表面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借鉴和指导。研究成果为光学超表面在频率转换和全息成像方面的应用提高更多的思路。
其他文献
传统的谷物色选机是利用可见光波段对谷物的形状和颜色进行检测分析,但对于与合格粒表面颜色差异较小的异色粒,以及透明玻璃碎片、塑料等其他杂质,可见光波段无法区分,需要用红外光才能识别其内部差异;并且传统谷物色选机主要是针对某一种或者某几种物料给定光谱范围进行筛选,而每种物料都有它特定的色选波长,具有局限性,分选效果差,成本高。光电检测系统是整个色选机的核心系统,而光学系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到谷
大孔N型硅微通道光电化学腐蚀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在光纤面板、Cs I(Tl)X射线闪烁屏以及波导型X射线闪烁屏等领域中有更好的应用。N型硅微通道可以由光电化学腐蚀实验制备获得,且因电解液组分、硅电极掺杂浓度、诱导坑排列方式、反应时温度等条件的不同得到的硅微通道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本论文进行了以下研究:研究了诱导坑对大孔N型硅微通道阵列制备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诱导坑结构模型,通过理论模拟得到了光电
地对空导弹在空中超音速飞行时,围绕其周围的大气气体会在弹体外壳处高速流动,从而产生了气动流场。这一气动流场对弹体上激光通信系统的制导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光线传输过程中造成的光程差、波像差,信号接收过程中造成的接收信息误判甚至是短时间的通信中断,这些现象统称为气动光学效应。由此可见,研究弹载激光通信系统的气动光学效应在激光通信制导这一领域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新型激光制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