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从民族学人类学视角出发,重点探讨如何将昆仑玉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行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形象。以青海昆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西宁市南关街的昆仑玉石加工经销商为调查基点,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深入访谈法及文献法,深入调查昆仑玉产业发展现状及所存在问题,找到制约其发展的症结,并参考国内其他成熟玉石文化产业案例,结合昆仑玉文化背景及历史等特定因素,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以及品牌营销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有民族学特色的解决对策方案,致力于昆仑玉产业品牌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品牌文化形象的树立。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包含论文选题研究缘起、选题意义、所用理论方法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几个方面。第二章描述了昆仑玉的性状、种类划分以及资源分布。昆仑玉出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境内,以山料为主,与新疆和田玉同属软玉,有储量丰富、种类多样、质地莹润等特点,在玉石界是毫无疑问的后起之秀。第三章重点以青海昆玉实业投资集团以及南关街“玉石一条街”两个个案为例,探讨了昆仑玉作为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根据实地调研结果,目前昆仑玉产业链中暴露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文化内涵欠缺、雕刻工艺落后、质量良莠不齐、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宣传力度不强五个方面。第四章将对昆仑玉产业进行品牌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SWOT理论分析以及现实可行性分析。昆仑玉行业存在的不足显而易见,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昆仑玉产业存在发展空间,将客观优势与主观营销理念有机结合,把握每一个发展机遇,昆仑玉的品牌化建设有望实现。第五章为文章主要部分,昆仑玉品牌建设中的根本问题是文化问题,文化既是灵魂。在符号消费成为主流的今天,消费者看重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功能属性,亦包括潜在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等。昆仑玉在开发自身文化特色与品牌价值的同时,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延伸文化外延,吸收多样外文化精髓,以便在此基础上将文化资源有效转变为经济资本,带动区域以至本省的经济建设。论文通篇以昆仑玉品牌文化建设为主线,依托对青海昆玉实业投资集团以及南关街的个案实地调研资料,旨在揭示昆仑玉产业化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推动昆仑玉的品牌文化建设,打造名副其实的青海省特色品牌,同时为中国古老的玉文化增添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