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市场定向增发二级市场实证研究——基于定向增发股价表现的角度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资本市场新发展、新尝试日趋增多,正在经济进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被视为产业转型、收购并购的重要推手,企业融资作为一个长期被研究的课题,经过了深入的研究和进步,从最初的MM理论不探讨所得税和经营风险的前提下研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到引入了公司税赋因素和个人所得税的米勒模型理论、考虑了财务成本和代理成本的权衡模型理论的演进,后又出现了基于需要层次的激励理论、基于信息掌握角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等等。这些研究脉络延伸,经过实证研究的考验,但是理论引入我国的企业后,实证发现中西方的差异较大,例如优序融资理论来说,西方的融资顺序是债券优先于股权,而中国的顺序恰好相反是股权优先于股权。如此,关于中国市场的企业融资课题被细化成很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融资方式的分类到企业大小的分类,再到企业性质的分类,都有详实的研究资料和文章。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的其中一个——定向增发。定向增发是自2006年再融资新的政策放宽了配股条件后的一个新的再融资方式,定增近年来的发行体量和盈利模式导致了一级半市场的极度活跃,市场上的大量资金囤积在此处进行定增套利,上市公司的频频使用和市场上资金的强烈认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定向增发必有过人之处和深入研究的价值。而从市场上曾出不穷的资管产品角度看,发行的定向增发的产品确屡屡亏损,在水下的不乏少数,这也引发了对于定增方案的细节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定增方案可以进行套利,什么样的定增方案会导致参与资金的亏损,本文站在定向增发发行前各项要素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且希望建立一个判断框架,研究定向增发不同因素下综合导致的股价和公司价值波动情况。  定向增发作为一种重要的再融资方式存在于资本市场,无论是从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项目开发、还是从长期投资角度,更好的研究定向增发的各项要素以及对应的股价关系都是很有价值的,也是本文希望建立的一个判断框架。本文梳理了公司融资与公司价值的相关理论、统计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按照上市公司内外部的因素划分研究了定向增发的各项要素对于后续投资价值的影响,得出了几个对于定增方案实施后对于股价有显著的影响的因素构建判断框架,并且根据专家打分法的方式对于这类要素赋予了权重,依据此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并且根据这个评价体系进行了三个案例的研究,分别选取了评价高、中、低的三个定向增发的案例,由评价体系进行判断,并且对比后续的股票走势,用以佐证该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特征鲜明,河南横跨黄河中下游,生态问题突出复杂.据统计,2019年度全国煤炭产量为38.50亿吨;而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煤炭产量为30.19亿吨,占比为78.4%.黄河中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的根本源泉,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技术进步对于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谁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