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甘制酸”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并与单纯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相对照,观察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探究“辛甘制酸”法治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价值。  方法:  筛选达到纳入标准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都予以饮食、作息方面的指导。治疗组给予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1剂/天,3次/天,饭前1小时温服。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次,一日一次,晨起空腹口服。两组患者均以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的差异,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1.症状: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比较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反酸、嗳气、胃脘隐痛、食少纳差、胃痞胀满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泛吐清水、嗳气、胃痞胀满、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反酸、胃脘隐痛、食少纳差症状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前平均16.07±3.07,治疗后平均6.17±4.74,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平均16.83±3.17,治疗后平均8.97±3.89,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3人,显效13人,有效10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1人,显效7人,有效15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胃镜疗效:治疗组治愈3人,显效7人,有效14人,无效6人,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临床治愈2人,显效4人,有效16人,无效8人,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相比对照组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更能明显缓解患者的泛吐清水、嗳气、胃痞胀满、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症状。  2.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相比使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更能提高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  3.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食管黏膜损伤方面疗效相当。  4. 黄芪建中汤加减对于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虽然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还是相对落后的。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的债券市场还是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