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会议中提出发展各种资本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自此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改革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方向。目前,国有企业的混改浪潮已经席卷全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少国有企业通过吸收非国有资本以及行政化改革等一系列工作后,企业的控制权重新得到配置,企业的投资偏好也同时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论文以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混改下企业的控制权配置对其投资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论文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和国内外的文献综述,然后对企业控制权配置和投资偏好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云南白药基本情况、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进行叙述,并分析了混改下企业的控制权配置与投资偏好情况,发现云南白药的控制权配置由大股东控制变为多方控制的模式,并得出这种企业控制权重新配置的变化,会抑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和R&D投资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拥有企业控制权的经理人、股东和能够对企业控制权主体产生影响的外部投资者为切入点,选取了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视角、股东股权均衡视角以及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视角进行分析,进一步地研究企业的控制权配置对投资偏好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再次论证了结论。最后本文总结相关结论,同时对于准备混改的国有企业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经理人激励与约束制度;二是构建多元均衡的股权结构;三是正确处理与外部投资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