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简单可行的、稳定的、重复性好的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为研究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提供动物模型。2、探讨自体原位肝移植术中不同灌注方式对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为临床肝移植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18只和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以钳夹法为基础,采用灌注液经门静脉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动物模型成功后,于1天、1周、1月分别采血检测肝功能及取肝脏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称重。2、自体原位肝移植不同灌注方式对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取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逆灌注组24只、正灌注组24只与假手术组6只。前两组在建立自体肝移植模型的基础上,逆灌注组采用经下腔静脉逆向灌注法,先开放下腔静脉,再开放门静脉及肝动脉;正灌注组采用常规经门静脉正向灌注法,即依次开放门静脉、肝动脉及下腔静脉。假手术组只游离肝门处门静脉、肝动脉及肝上、下下腔静脉,不予阻断。在各组相应处理后,分别于6h、12h、24h、48h对各组动物采血行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肾损伤分子-1测定,取肾脏组织行病理学与肾损伤分子-1表达情况的观察。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模型组造模成功率94%(17/18),假手术组成功率100%(6/6)。模型组术中灌注效果良好,手术时间为(10±3)min,出血量约为0.2-0.5ml,术后于麻醉苏醒后20min可站立。术后1天,模型组ALT、AST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1周、1月,两组血清ALB、ALT、AST、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HE染色:术后1天,模型组可见肝细胞中度水肿、脂肪变性,肝窦明显扩张,中央静脉明显扩张、淤血,汇管区小叶间静脉明显扩张,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在术后1周、1月,模型组未见明显异常。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异常。2、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不同灌注方式对急性肾损伤的影响2.1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及肾损伤分子-1(KIM-1)含量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逆灌注组与正灌注组在6h、12h、24h的Scr值和BUN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灌注组比较,逆灌注组6h、12h、24h的Scr值和BUN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灌注组48h的Scr值和BUN值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逆灌注组与正灌注组在6h、12h、24h、48h的CysC值和KIM-1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灌注组比较,逆灌注组6h、12h、24h、48h的CysC值和KIM-1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肾脏病理HE及免疫组化结果:假手术组病理未见明显异常,术后6h、12h、24h、48h,逆灌注组、正灌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管腔变小,可见蛋白管型,肾间质淤血明显,并有少量炎性细胞的浸润。在12h、24h时表现较重,术后48h表现较前逐渐缓解,且逆灌注组病理损伤明显轻于正灌注组。假手术组KIM-1免疫组化病理无明显改变。逆灌注组、正灌注组的KIM-1标记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灌注组相比,逆灌注组的KIM-1标记指数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灌注组的KIM-1标记指数在24h达到高峰,至48h逐渐下降,而正灌注组的KIM-1标记指数在术后48h内持续升高。逆灌注组表现为损伤并逐渐修复的特点,而正灌注组均表现强阳性,损伤呈逐渐加重的特点。【结论】1、经门静脉法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容易掌控、成功率高、术后存活时间长,具有肝移植术后相似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可作为研究肝移植术后器官受损方面的一种动物模型。2、大鼠逆灌注和正灌注法自体肝移植术后早期对肾脏均有急性损伤,在术后12h和24h表现最严重,至术后48h肾损伤较轻,而逆灌注较正灌注可减轻大鼠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