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氧颗粒污泥是一种应用于废水生化处理中的新型活性污泥技术,在各种选择压的驱动下,微生物间相互粘附、聚集而逐渐形成结构致密,沉降性能优越,生物处理能力强的生物聚集体。本论文通过在SBAR反应器启动阶段,在接种活性污泥的同时添加活性炭颗粒,聚吡咯/活性炭颗粒的方法,缩短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时间,成功培养出了沉降速率大,结构稳定,除氮效果好的好氧颗粒污泥。考察了活性污泥絮体-出现颗粒污泥-成熟颗粒污泥-储存-解体-修复的过程,并验证了载体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处理低碳氮比废水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AC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能。在SBAR, Rl反应器中,接种活性污泥,同时加入粒径在830-1700μ m之间的颗粒活性炭(AC),浓度为6g/L。使用COD400mg/L,氨氮由50mg/L至100mg/L逐渐增加的人工合成废水作为进水。反应器运行到11天时可以观察到AC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活性污泥膜,第30时已经形成结构松散的好氧颗粒污泥,第60天时成熟的AC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完成。整个运行过程中COD去除效果稳定在80%-90%之间,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9%,TN去除率可达到80%。(2) AC/PPY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能。在SBAR, R2反应器内与接种污泥一起加入AC/PPY颗粒,AC/PPY颗粒由化学氧化法制备。反应器运行到第15天时,AC/PPY颗粒上出现活性污泥膜但比同时期R1反应器内薄,第30天时形成颗粒,但较小,结构松散。第60天时AC/PPY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成熟。反应器运行稳定阶段氨氮去除率可达99%,TN去除率82%。初期由于PPY膜覆盖住了AC表面空隙,阻碍了AC颗粒的吸附作用,减慢了颗粒化进程,但稳定后微生物活性并未受影响。(3)载体强化型好氧颗粒长期储存及其性能恢复。将AC好氧颗粒污泥存储在4℃的环境下储存12个月,考察存储后颗粒的形态、结构、性能以及恢复情况,储存后颗粒颜色由黄褐色变为灰黑色,微生物活性减低。恢复运行4天后,颜色恢复,7天后COD去除率恢复到90%,11天后恢复氨氮去除率恢复到99%,2周后TN去除率恢复到75%。较传统的纯活性污泥颗粒恢复时间短且性能恢复更彻底,说明添加的AC内核有助于增加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及强度,在恢复过程中,对微生物活性提高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