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造家兔胸腰段前侧脊膜损伤至脑脊液漏模型,以探讨胸腰前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后与转归。
方法:以家兔为试验对象,32只家兔随机分为四组,麻醉后取右侧卧位,作胸腹联合切口。自棘突旁开2cm、沿T11肋骨床向前下至肋软骨处,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分离并切除T11肋,将留存肋软骨纵行劈开,向腹侧分离,将腹膜向中线侧推移,游离隔下,钝性分离腰大肌,显露出椎体侧方、分离出L1椎体动脉,切断剥离并结扎,充分显露椎体后,用骨刀及咬骨钳次全切L1椎体,显露出硬膜囊。在每组动物中分别制造不同类型的硬脊膜损伤类型,第一组单纯硬脊膜切开0.5cm为A组,第二组单纯硬脊膜切开1.0cm为B组,第三组制造硬脊膜缺损0.25平方厘米为C组,第四组制造硬脊膜缺损0.5平方厘米为D组。每组动物均用明胶海绵及止血纱填塞破口,外用生物蛋白胶封闭,取自体髂骨支撑固定,放置血浆引流管一根后分层缝合,术后予以制动,预防感染、止血、补液、支持预防电解质紊乱,禁食至胃肠功能恢复。术后20天分别进行椎管造影CT扫描,美蓝灌注试验以及病理学检查。
结果:通过椎管造影CT扫描,美蓝灌注试验,肉眼观察及病理学检查发现,单纯硬脊膜切开0.5cm组:硬脊膜均愈合。单纯硬脊膜切开1.0cm组:硬脊膜愈合4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例,漏口缩小但未闭合2例。硬脊膜缺损0.25平方厘米组:硬脊膜愈合2例,漏口缩小但未闭合3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例。硬脊膜缺损0.5平方厘米组:漏口缩小但未闭合5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1例。
结论:在胸腰前路手术中,常出现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小的破口或缺损常可自行愈合,但大的缺损往往短期内难以修复,仍有脑脊液漏出到腹腔,被具有强大吸收功能的后腹膜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