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小病毒B19结构蛋白VP1/VP2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wang300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PVB19)是微小病毒科微小病毒属中目前已知的唯一致人类疾病的病毒,也是动物病毒中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DNA病毒。现已证实该病毒同多种儿童及成人疾病有关,且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及研究的深入,其疾病谱还在不断扩大。 本研究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对473例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共发现17例阳性标本。其阳性疾病谱分别为过敏性紫癜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肝癌术后1例,乙型病毒性肝炎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1例,非甲-戊型肝炎2例,查体(无症状)2例,皮疹1例,脑炎1例。 17例阳性标本中有2例的临床资料完整而清晰,因此,为初步了解PVB19病毒广东分离株的基因变异情况,我们用加强聚合酶链反应(re-PCR)扩增了这2例阳性标本(一例为活动性肝硬化伴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另一例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的PVB19病毒结构蛋白VP1/VP2区(2909-3806 nt)长约898bp的基因片段。该目的片段经TA克隆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定序列与标准序列比较后发现:同一时间,在广东地区分离的PVB19病毒株核苷酸变异率有很大差别,两株病毒在该区段的核苷酸变异数分别为32和10,对应的氨基酸变异数分别为6和1。通过与Genbank中已有的该区段核苷酸序列进行种系发生树分析后发现PVB19病毒中国流行株属种系发生树分型的Ⅰ型且与欧美、日本、韩国流行株在进化速度上有很大差异。另外还发现PVB19病毒株种系发生树分型结果与感染PVB19后的临床表现关系不明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