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乳化异氟醚静脉制剂的配制的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最佳浓度的筛选以及与吸入给药的生物等效性。 方法 玻璃注射器-锥形瓶GC测定1atm,15、20、28、37、42℃条件下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地氟醚、七氟醚、异氟醚、安氟醚、氟烷)在30%脂肪乳中的液/气分配系数(λL/G),计算(λL/G的温度指数(TI)和相应温度下的理论饱和溶解浓度(Csat)。将液态异氟醚加入30%脂肪乳中,震荡法配制乳化异氟醚(EI),顶空法测定不同震荡时间EI制剂中异氟醚的真正浓度。3-9%volEI制剂,各取6个样本,GC测定中异氟醚浓度。测定30%脂肪乳,6%vol、7%vol、8%vol、9%volEI的粒径以及pH。分别将盛有6%vol、7%vol、8%vol、9%volEI的玻璃安瓿敞开与空气中,测定0-300min乳化异氟醚的浓度。日本大耳兔40只,分5组(n=8,组Ⅰ:空白对照组;组Ⅱ:吸入异氟醚组(INH组);组Ⅲ:7%volEI组;组Ⅳ:8%volEI;组Ⅴ:9%volEI组)。分别静脉注射7%vol、8%vol、9%volEI测定EI静脉给药的最小诱导剂量(MID)、使呼气末浓度达1%的累加用药量(DEiso1%),MAC以及心脏麻醉指数(CI)和最大耐受末呼气浓度(MTC),动物死亡后即刻取重要脏器送病理学检查。猕猴5只,吸入异氟醚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当呼气末浓度低于0.2%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上下法”分别测定MAC静脉MAC吸入,测定0.5、1.0MAC的吸入气、呼气未气和动脉血异氟醚浓度。 结果 在1atm、15-42℃范围,吸入麻醉药在30%脂肪乳中的(λL/G随温度增加线性减低,温度指数分别为:地氟醚 -3.02%、七氟醚 -3.58%、异氟醚 -4.45%、安氟醚 -4.23%、氟烷 -4.94%。吸入麻醉药在30%脂肪乳中的Csat随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形。最低Csat分别为:地氟醚3.92%vol、七氟醚3.85%vol、异氟醚8.08%vol、安氟醚7.28%vol、氟烷12.55%vol。以重庆医科人学博一卜论文机械震荡的方法制备异氟醚乳剂理化性质稳定,溶解迅速,pH值无明显改变。平均粒径0.363抖m一0.479林m,分布均匀,未见大于1 .5拼m的乳滴,粒度及pH值均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对亚微乳静脉脂肪乳剂的要求。7%vo1EI、8%volEI和9%volEI兔静脉给药的麻醉作用、安全性指数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7%volEI组动物主要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但8%volEI组动物部分脏器可见轻微损伤,9%vo1EI组动物脏器可见较多损伤。MAC吸入>MAC、,但在相同的MAC时,血药浓度无差异。异氟醚静脉给药和吸入给药的等效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40%、0.85%。结论以30%脂肪乳为载体制备的7%vol乳化异氟醚(7%volEI)麻醉效果确切、起效快、便于监测,具有继续研究和开发的前景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