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于综合国力间的竞争,而文化现在已经成为综合国力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个重要理论,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巍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对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产生背景为起点,认为文化自信思想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对革命、建设以及改革过程中所孕育的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既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领域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又是在复杂而深刻的国内外局势之下,对中华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而重点介绍了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对其重要地位和主要来源进行了挖掘,作者认为文化自信是继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后的又一个自信,是更加基础,更加广泛,更加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实现文化自信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要建设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且要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在新时期文化自信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更能为当代乃至未来我国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理论财富。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新时期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新时期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明代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南乡的复真书院是江右王门讲学重镇,是邹守益、刘文敏、刘邦采等著名阳明学者的讲学场所。从嘉靖三十八年创立起,复真书院的讲学主要集中于对心性之学的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反腐败形势十分严峻。要构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有效机制,必须建立“不要”腐败的教育机制,“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不易”腐败的防范机制,“不需
本文探讨了信息熵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信息熵的来源及物理意义。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兴起,信息通信技术与健康产业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本文在分析物联网与云计算的体系架构基础上,结合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