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额逐年增长,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流入为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量。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经济区,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注入。外商直接投资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具有内在的联动效应。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外资的能力与其产业结构和投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京津冀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不断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有利于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建设和北方腹地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对接与优化升级是三地共同的使命和任务。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就是要立足于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工相对独立、同质化竞争明显、产业协作水平低的现状,加快破解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借助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的内生联动效应,发挥外资的力量,促进区域内部产业重新布局,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论文以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内在联动效应为切入点,研究FDI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理论和二者调整关系理论。其次,以京津冀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现状为背景,客观地分析了京津冀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阐释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方面的作用。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优化存在内在联系,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最后,本文以京津冀三地的比较优势为依据,就如何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和优化问题,分别从三省市以及区域整体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