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公害,在当今的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开它的浩劫。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毒品消费市场特别是欧美毒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刺激下,世界范围内的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的高峰。国际毒潮步步渗透,撞开了中国的国门,利用改革开放的时机,不断由我国过境将毒品贩运至国际毒品市场。毒品过境大大刺激了我国毒品消费量和生产量的增长。至20世纪末期,我国已由毒品过境国转化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和生产并存的毒品受害国。现阶段毒品犯罪日益猖獗,且呈蔓延膨胀之势,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和武装化,社会危害越来越大。而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展迅猛,早已成为毒品犯罪分子觊觎的市场。青岛市面临的禁毒斗争形势愈发严峻,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任重而道远。近年来,青岛市公安禁毒部门始终保持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以“破大案、摧网络、缴毒品、追财产、抓毒枭”为主攻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缉毒侦查力度,破获了一大批重特大毒品犯罪案件,集中摧毁了一批制贩毒团伙、网络,打掉了多个贩毒窝点,抓获了一批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有效遏制了毒品犯罪在本市的发展蔓延。自2008年起,笔者一直在本市公安禁毒一线工作,根据长期的情况调研与数据分析,加上指导老师、业务领导的帮助,撰写了本篇文章,以缉毒侦查工作实践为基础就青岛市毒品犯罪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分为三部分,共两万多字。第一部分是从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缴获的毒品三个角度就本市现阶段毒品犯罪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数据全部来自多年一线工作实践积累,是本市截至目前跨越时间段最长的毒品犯罪情况分析:另外,还提炼出了本市毒品犯罪发展的五个新特点、新趋势,即一是重特大毒品案件与零包案件并存,跨省、跨境交易增多,呈现多种犯罪类型交叉发案的趋势;二是制毒案件呈现上升势头,制毒工艺出现新变化;三是网络涉毒犯罪凸现;四是犯罪主体有组织化、智能化、暴力化;五是犯罪地向城乡结合部、农村转移。第二部分是结合实际影响因素,从经济规律、社会因素及司法职能因素三个层面就本市毒品犯罪的成因进行了归纳,特别是社会因素中认为社会管控力量不足与工作相对滞后、精神文明建设亟需加强、禁毒宣传效果不理想对本市毒品犯罪产生影响,而司法职能因素中证据收集与运用存在困难、针对特殊人群难以准确量刑和执行、缉查毒品犯罪的手段、力量相对不足等也制约了司法机关职能的行使。第三部分是针对形成原因,就今后预防、控制毒品犯罪的工作对策从打击毒品犯罪、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禁吸戒毒工作及禁毒队伍专业化建设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