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ade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与企业组织相互渗透的特殊组织形式,在不断的“试错”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普遍的生存和发展着,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也因此而备受关注。创业者和经营者期冀企业能“长寿百年”,久盛不衰;学习者和研究者也努力去探求规律和方法,以期为家族企业成长开出“灵丹妙药”,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至今对家族企业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献并不多见。克林·盖尔西(1998)《家族企业的繁衍》堪称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开山之作”,为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和典型的案例,兰德尔.s.卡洛克与约翰·L.沃德(2004)的《家族企业战略计划》又为其研究作了很好的补充,但仍不能完全解读家族企业长寿或者短命的原因,更难预测中国这一特殊儒家文化背景和经济转轨时期诞生的家族企业的命运。中国学者陈佳贵(1995)的《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苏琦、李新春(2004)的《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和陈朝龙、陈蛇(2005)《家族企业复合型生命周期及转型的调查研究》3篇文章,对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侧重从企业理论角度,采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这一主题,对欧美、日本、东南亚华人和中国本土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围绕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的本质性区别以及影响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各因素的作用机理,探讨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演变特征和规律,以解释中国本土家族企业发展短命的根源,力求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在第1章导论首先界定了家族、家族企业的基本内涵和国内外研究概述。第2章是本文的核心,在分析家族企业的类型和特征基础上,运用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分析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应具有的一般特征。在区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模型,结合自己的研究所得,构建了家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轮回和多维波动模型,从而为本篇论文写作确定了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分析路径。第3~7章,将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多维模型中的各因素分解为独立章节,以阐明各因素作用机理,探讨家族生命周期各阶段演变的特征和规律。在第3章主要是运用企业理论,从企业组织演变的典型案例中解读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定位;第4章是运用治理理论解读家族企业三环治理模式,并构建了家族企业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的模型;第5章是运用企业家理论和总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企业家素质和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改进了企业家能力与绩效关系模型,归纳出了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家族企业家应具有的行为选择;第6章是引入外部环境变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家族企业可持续模型,并针对中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第7章探讨了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多维模型以外的行业选择和规模边界对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第8章简要归纳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早期"治教"融合的传统,对后世亦有着深厚影响。明代塾师于基层社会中的社会活动,就不仅限于"教"的范畴之内,也包含了一些"治"的内容。塾师的终极生存目标,也更趋向于
先秦的许多作品,如《说剑》、《盗跖》等,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艺术上的想象和虚构等小说要素,已是比较成熟的短篇小说。因此,中国小说的形成期应是先秦
目的:通过分析药学服务的定义、作用和特点,探索药学服务标准化定义、特点及实施的原则.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背景与定义探讨形式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与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信息技术纳入到他们的课堂,博客以它的快捷性,易用性,稳定性和作为一种知识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倍受广大教师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
本文对桂花嫁接栽培技术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对种植者提供参考。
近年来,农村“三留守”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所谓农村“三留守”,是对农村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后继续留在村庄的人群构成的总称,包括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报纸
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但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不予保护。民间借贷合同中如约定违约条款,违约方应适当承担违约责任。民间借贷纠纷法院判决书
本文借助SPSS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银行内部效率、发展能力、运营能力、规模及安全性是影响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应从
研究了超声波对电解质溶液、小分子溶液、大分子溶液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氯化钠,碳酸钠电解质溶液,其表面张力及粘度随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电导率随超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