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对患者单核细胞GR、TLR<,4>表达的影响以及药物的干预作用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GR、TLR4、Col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0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塞米松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 方法: 选择ASA Ⅱ级、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地塞米松组(D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三组患者均在诱导时D组给予地塞米松0.5mg/kg、U组给予乌司他丁5000u/kg、NS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建立即刻、主动脉开放30min、主动脉开放1h、主动脉开放2h以及手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GR、TLR4的表达,用放免法测定皮质醇浓度,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TNF-α、IL-6、IL-10。 结果: 三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后皮质醇浓度均逐渐升高,GR在体外循环后均降低,尤其在主动脉开放后1h明显(P<0.05或P<0.01)。D组手术中低于NS组明显(P<0.05),而U组手术中虽然降低,仍高于同时点NS组(P<0.05);TLR4在手术后即开始升高,到主动脉开放2h达到高峰(P<0.05或P<0.01),在手术后24小时基本恢复到手术前水平。D组、U组在主动脉开放30min、1h、2h时TLR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5或P<0.01);TNF-α在体外循环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明显升高,在手术后24小时仍维持很高水平(P<0.05或P<0.01)。U组、D组的整体变化趋势低于NS组,在主动脉开放30min后U组低于NS组(P<0.05或P<0.01);IL-6、IL-10水平在手术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1h明显升高(P<0.01),到主动脉开放2h达高峰(P<0.01),其后逐渐降低。U组IL-6水平在手术后同时点低于NS组(P<0.05或P<0.01),D组、U组IL-10水平均低于NS组(P<0.05或P<0.01)。 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可下调外周血单核细胞GR的表达;升高TLR4的表达,应用地塞米松后尽管GR表达进一步下降,但致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均较对照组低。乌司他丁组GR表达较对照组升高,致炎因子及抗炎因子均较对照组低,乌司他丁的抗炎作用可能是参与上调GR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成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利用阿奇霉素进行干预,观察肾间质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情况,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细胞因子NF-κ Bp65、MCP-1、TGF-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许多非吞噬细胞中反应性氧自由基(ROS)产生的主要来源。在高血糖,高血脂,血管紧张素Ⅱ及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作用下,NADP
目的: 探讨PD-1/PD-L在抗大鼠角膜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CD40/antiCD154的联合作用。 方法: 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角膜实验模型。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