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资本监管是当今世界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实施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1988 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定稿和实施以来,资本标准成为了衡量单个银行乃至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公认的国际标准,成为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的重要标尺。我国依据1988 年和2004 年巴塞尔协议,制定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所有商业银行必须在2007 年1 月1 日之前达到最低资本标准。
本文研究资本监管的微观机制、宏观影响和政策含义,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资本监管不仅直接影响银行经营和金融稳定,而且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通过研究银行行为、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银行资本监管关系,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等宏观调控措施寻求微观基础,有利于改善宏观调控。资本监管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是典型的制度变迁案例,通过研究其变迁规律可以发展和丰富制度经济学理论。资本监管制度还可以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其与外部变量之间互动关系可以丰富“法与经济学”理论。此外,资本监管研究还涉及、风险管理理论、货币政策理论、金融稳定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通过资本研究在运用理论过程中丰富理论内涵。
本文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资本监管涉及商业银行行为转变、货币政策设计和实施、金融稳定框架设计,通过研究有助于加强这些方面的认识和操作。2007年我国银行业面临对外全面开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由于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加速,面临的利率、汇率风险可能加大。2007 年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可能已经完成,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将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银行体制机制转型、业务盈利模式再造等重要工作可能还在探索和进行中。由于多项金融改革在短期内展开,需要慎重研究叠加和共振效应。对政府来说,在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要保持金融稳定(历史经验证明在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过程中,如果缺乏适当银行监管,往往出现严重问题,甚至爆发金融危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对银行业来说,在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同时,要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应对开放金融市场带来的激烈竞争、适应严格监管带来的资本约束压力。二、研究思路和主要结论本文主要研究资本监管对银行行为、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资本监管对银行资产组合、风险偏好产生影响,通过影响银行信贷供给行为产生顺周期效应,并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资本监管通过银行风险选择行为影响银行风险,并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实施资本监管要在保持微观金融稳健的同时实现宏观金融稳定,为此,一是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监管影响,二是改进资本监管制度。
按照上述思路,本文从短期到长期,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政策,从激励机制到行为选择,从个体银行到银行体系逐步展开观点和论述。
第一章首先介绍资本监管起源、发展、对银行资本水平的影响、新旧巴塞尔协议对比及其他重要概念,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背景和概念。
第二章研究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偏好和资产选择的影响。基本结论是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资本监管可以降低银行的过度风险偏好,但是在面临高风险高收益资产选择下,在股东和经理特定激励机制下,银行的风险水平可能与资本水平成正向关系,因此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不确定的。
第三章研究资本监管对银行资产组合和信贷供给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资本监管将影响信贷供给,但是由于中国虽然颁布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定,但是在过渡期内无法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而且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央行适时调控,因此未发现银行的信贷供给行为受到资本充足率的显著影响。
第四章研究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经验表明经济周期、信贷周期、银行资本周期、银行风险周期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着眼于加强银行体系稳健的资本监管可能带来更大的宏观经济波动。本章分析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以及影响经济周期的主要渠道,然后进一步分析信用等级周期性和资本周期性,最后提出平滑资本顺周期性的一些途径。
第五章研究资本监管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消除资本监管顺周期性。模型展示在Basle-1 和Basle-2 监管框架下,即使在银行体系资本充足、资本约束不起作用时,资本标准对货币政策传导都是有影响的。
第六章研究资本监管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并提出如何改进资本监管以实现金融稳定目标。根据不完备法律理论和金融风险谱演化理论,资本协议作为监管制度将更具适应性,更加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实证数据也表明,从1980 年代末依赖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谱逐渐发生迅速演变。虽然不同新业务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影响并不确定,但是不同的新业务对利率风险或市场风险影响不同,银行面临的风险不在局限于传统的信用风险了(1988 年资本协议仅针对信用风险)。第七章总结全文主要结论并提出今后继续研究方向。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模型论证与数据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逻辑推导部分主要采用模型分析,通过模型推导获得直观的结论。实证研究数据一部分引用其他文献收集整理,另一部分直接采集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银行企业级别的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
鉴于资本监管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完善过程中,严格意义的资本约束尚未形成(文中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而在十国集团资本监管已经有了较长历史和较多经验,因此本文大量引用这些国家的数据和经验进行论证。同时尽可能收集中国银行业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计量分析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业信贷供给影响因素上。在论证金融风险谱演化过程中,采集了美国和日本较长时期上市银行市场数据和报表数据,进行多步骤的测算,形成较为合理的结论。
四、创新和不足本文整理并发展了资本监管相关理论,有利于加深对现代银行理论的理解和研究。同时本文运用国内和国际银行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和分析,有利于加强对银行实践的认识和把握。
主要创新和贡献体现:
1、在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关系方面,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并解释两种相互矛盾的经验现象。
(1)在系统分析了银行风险偏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在统一的框架下解释银行资本监管与风险偏好之间有时正向有时负向的关系。
(2)实证研究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实施1988 年巴塞尔协议后银行风险状况与资本监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述两个国家的银行在1988 年实施资本监管后银行风险并未显著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3)实证研究了1988 年以来美国、日本银行业务结构转型对金融风险谱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银行业务多元化的情况下,银行风险谱发生演变,不同业务对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的影响并不相同。虽然总体结果不确定,但是可以肯定银行风险不再局限于信贷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形式的风险对银行风险状况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4)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不否定资本监管可降低银行体系风险,但是至少告诉我们在金融风险不断演变的背景下仅有资本监管依然是不够的。维护金融稳定需要资本监管根据前瞻性和适应性,还需要多种金融稳定工具的协调。这对我国实施资本监管和促进金融稳定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2、在资本监管与银行信贷供给关系方面,从个体银行到银行体系,从资本约束银行到资本超额银行分析资本监管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1)论证了即使在银行资本充足,甚至持有超额资本的情况下,资本监管仍然将影响银行信贷供给。
(2)即使在银行体系资本充足、资本约束不起作用时,资本标准对货币政策传导都是有影响的。当银行受到资本约束且不能调整资本时,在Basle-1 下,由于银行受到资本约束,不能对货币政策作出反应。但是在Basle-2 下,受到货币政策冲击后,银行可以相应调整信贷结构。如果整个银行体系受到资本约束,信贷结构的调整将对高风险(风险权重高)的借款人产生不利影响。
(3)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资本监管对中国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主要结论是从理论上说资本监管将影响信贷供给,但是由于中国虽然颁布了资本充足率监管规定,但是在过渡期内无法实施严格的资本监管,因此未发现银行的信贷供给行为受到资本充足率的显著影响。
3、运用法律不完备理论和金融风险谱演变理论,解释并预测了资本监管发展规律和趋势。
(1)实证研究了银行业务和收入模式转型,及其对银行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风险影响,一定程度证实了金融风险谱演化理论。
(2)资本监管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演变密切相关,分析了资本监管制度变迁的规律,并预测发展趋势。
4、全面分析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传导渠道,重点分析信用等级迁移和风险拨备渠道。
(1)资本监管顺周期性主要有4 个传导渠道:总负债渠道、留存收益渠道、信用等级迁移渠道、超额资本渠道。
(2)新巴塞尔协议单一风险曲线特征加强了资本监管顺周期性,解决办法之一是采用一簇风险曲线。
(3)银行风险拨备和资本分别抵御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银行风险拨备行为对资本监管周期性产生影响。适当采用现金流贴现法或压力测试计提方法可以缓解银行利润平滑行为。
(4)分析了中国信用等级评级现状及问题,提出建设风险拨备制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