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曾经被誉为“东方的巴黎”。本研究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较系统研究了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地区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论述巴洛克城市规划风格的道路空间系统特殊性和法兰西制度建设的重要影响,并指出福开森路地区是文化机构和文化团体开展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地方空间与流动空间。福开森路地区是具有法兰西精气神韵的文化飞地。福开森路地区是上海法租界精心设计过的住宅区。20世纪初,福开森路地区在上海法租界早期“越界筑路”的基础上进行“填浜筑路”,逐渐实现了由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此后30多年,福开森路地区在法租界市政管理制度、建筑管理制度和营造管理制度等影响下,基本完成城市化建设。与此同时,福开森路地区吸引了外国政要、国民党政要、民族资本家等城市精英,外国公司职员、电影明星、医生等中产阶级,以及维持地区日常生活的普通人群在此居住。他们遵循着各自的政治和社会生态环境,在“空间-地点-流动空间”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不断发生影响与被影响,从而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研究选取福开森路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语境以及上海法租界特殊的政治地位,通过“地点”与“描述”的方法考察其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客观而深入细致地描述出福开森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探究道路空间系统的特殊性、建筑营造管理的复杂性和不同人群在城市空间分异居住的丰富性。同时,通过对城市空间进行文献考古和历史描述,为城市文化遗产研究和文化记忆研究提供基础史料。文化记忆研究的理论目的就在于,弄清楚历史本身,还原历史本身,展示出被忽视的维度和其他潜在可能,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拓展和补充。本研究主要研究20世纪开始持续到1943年上海法租界被收回的上海档案馆一手原始档案,辅以各类地方志、《上海道契》和老上海行号路图等资料,厘清福开森路地区城市空间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基本面貌;辅以《法文上海日报》和《申报》、《大公报》等中外报刊资料,以及晚清和民国数据库,近现代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等资料,试图论证福开森路地区是一块具有法兰西文化精气神韵的文化飞地。其要点如下:第一,福开森路地区通过文学书写和文学想象,在文学书写的双重建构中,在文化空间的双向演进中,留下的城市发展印记和特色文化形态。福开森路地区是上海这座城市中具有法兰西精气神韵的重要结点,有着更加雅致、更加温婉、更令人喜闻乐见的气质。第二,福开森路地区在城市空间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法兰西巴洛克城市规划风格的道路空间系统。这种道路空间系统在道路与道路之间形成的“三叉路口”及其三角形地块;并由此使三角形地块上的建筑成为地区内具有隔离意义的结点,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福开森路地区的相对完整性。第三,福开森路地区遵循法公董局及其机构部门制定的市政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管理和有效执行,在环境美化、公共卫生、住宅建筑等层面,促使福开森路地区逐渐成为树木多、绿荫多、环境优美和整齐有序、卫生良好、环境舒适的城市空间,以及具有多元、开放、互动等特点的社会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福开森路地区遵循法公董局及其机构部门制定的建筑管理章程,通过营造执照章程等具体规范,运用土地控制的方法,逐步将中式建筑限制在特定区域,促进了西式建筑建造的普及。福开森路地区住宅建筑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40年代,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基本相符,与法租界乃至上海城市历史发展的进程基本相符。第四,福开森路地区主要是花园洋房、公寓住宅和里弄住宅,其中福开森路两边基本是花园洋房,公寓住宅主要分布在道路与道路相交的地方,而里弄住宅则有规则的分布在地区内部。由于住宅建筑分布的特点,福开森路地区的不同人群在居住选择上呈现出城市空间分异居住的特点。其中,城市精英大多居住在花园洋房,中产阶级基本居住在公寓住宅,而维持地区日常生活的普通人群则居住在里弄住宅。城市空间分异居住的特点产生了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隔离,并构建出不同的文化环境。第五,福开森路地区的城市精英、中产阶级和普通人群,在特定的文化机构、文化团体和日常生活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是主导者意识形态立场的表达,表现出对中西方文化不同程度的接受。他们在接受与表达中实现自我身份认知和情感体验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构建属于福开森路地区的文化底色。福开森路上的这些文化机构是特定的地点,这些地点见证了20世纪初上海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同时成为向国人展示西方文化和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