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些文明病的出现,功能性脂肪酸,特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已成为食品和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深海鱼油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传统来源,但鱼油的产量和品质难以满足目前市场化发展的需求,鱼油替代品的开发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深海鱼油中的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源头是鱼类食用的海洋微藻类,以裂殖壶菌为主的海洋真菌才是自然界中DH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初来源。本课题针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单细胞油脂(以下用油脂M表示)的氧化稳定性和多不和脂肪酸的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油脂M中脂质含量高达43.51%,其中极性脂质占26.43%,中性脂质占73.57%。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的DHA为75.76%,而存在于极性脂质中的DHA含量仅为24.2%。主要脂肪酸组成为DHA(43.42%)、二十二碳五烯酸(DPA)(19.56%)以及棕榈酸(25.02%)。油脂M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虾青素、角黄素等,有利于阻止单细胞油脂发生氧化变质。2.高温、光照和空气是加速油脂M氧化的外界诱因,三者的影响顺序为温度>空气>光照。精炼后的油脂M成分复杂,除中性甘油三酯外,通常还含有色素成分、酚类物质、过氧化物、游离脂肪酸(FFAs)、甘油一(二)酯、甾醇等内源性微组分。通过多层填料柱层析纯化以后,油脂甲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由81.01%降低为32.15%,油脂对光照和温度的氧化稳定性降低。针对油脂M易氧化的特点,筛选出最佳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为0.7‰鼠尾草酸+0.2‰天然维生素E+0.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应用分子蒸馏技术对油脂M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富集并用响应面法优化分子蒸馏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蒸馏温度110.4℃、进料速率78.7mL/h、刮膜转速350r/min、预热温度80℃、操作压力10Pa)下油脂M中的两种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DPA、DHA的含量分别由19.56%、43.42%提高到25.89%、62.52%,富集率高达92.98%。分子蒸馏所得产品在理化性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过氧化值、酸价、色泽分别由原来的1.79meq/Kg,0.17mgKOH/g、30×5(Y×R)降低为1.02meq/Kg、0.12mgKOH/g、14×1.2(Y×R)。油脂的鱼腥味基本上得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