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 设计和研究基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和聚己内酯(PCL)的双亲性嵌段聚合物(MPEG-PCL)作为一种新型眼部药物载体,通过纳米技术制备载药MPEG-PCL纳米粒以提高疏水性药物的水溶性和改变其理化性能,从而达到提高眼部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频率的目的。 实验方法: 本课题首先通过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引发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双亲性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嵌段共聚物,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H-核磁共振(1H-NMR)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相关表征。以双氯芬酸为模型药物,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双氯芬酸/MPEG-PCL纳米粒,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貌,动态光散射(DLS)测定其粒径大小和分布,考察药物/载体投料比对于载药纳米粒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同时采用MTT法测定MPEG-PCL纳米粒对于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和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体外细胞毒性。通过德雷兹染眼试验(Draize test)测试MPEG-PCL纳米制剂对眼睛的刺激性或潜在损害。以离体兔角膜考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和双氯芬酸纳米制剂穿透角膜屏障的能力。体外释放行为实验考察药物的释放行为,并其在兔眼中考察其药物代谢动力学。 实验结果: 我们通过开环聚合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MPEG-PCL嵌段共聚物。采用溶剂扩散法我们成功制备了粒径为50-100nm的双氯芬酸纳米制剂,提高双氯芬酸/MPEG-PCL共聚物的投料比,双氯芬酸纳米制剂的粒径也相应的增加。通过XRD与DSC结果分析,双氯芬酸是以无定型态的形式存在于纳米粒中。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双氯芬酸可以缓慢的从纳米载体中释放出来。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MPEG-PCL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呈现出浓度依赖性,当MPEG-PCL纳米粒的浓度低于2mg/ml时,对于HECE,HCEC和RPE细胞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体外角膜穿透实验结果表明双氯芬酸纳米制剂具有更好的的角膜穿透能力,6h后药物累计穿透量相比于临床制剂大约提高17倍。眼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MPEG-PCL纳米制剂对于眼睛并无明显的刺激性,是一种良好眼部药物载体。动物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双氯芬酸纳米制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房水中的药物浓度,从而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实验结论: 基于MPEG-PCL嵌段共聚物的纳米粒是疏水性药物双氯芬酸的一种优良载体,能够显著提高眼表给药之后的药物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