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对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整个社会呈现出流动性、开放性、信息化相互交织的复杂特点,这必然会诱发社会规范、价值尺度、行为方式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这些不确定性常常会使高中生在理想信念的塑造过程中产生迷茫,带来政治心理的震荡,使得这一过程充满矛盾和冲突,并在其将来以政治行为的种种失范予以表现。这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政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将政治认同作为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与现有的研究不同,本文选取四川省七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作为研究母体,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假设—检验的实证研究法,并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高中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在理论上有什么样的逻辑关联?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政治认同三者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是否会影响高中生的政治认同?影响程度如何?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等等。通过文献资料的回顾与高中政治课新旧教材的文本分析,发现高中理想信念教育与政治认同在理论上的关联度较高,他们在内涵、目标以及实现途径上都有极高的吻合度,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维系社会的有序运行。高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信念,其目标是为了帮助高中生对我国政治实体、政治价值产生归属感,即政治认同。同时,其目的的实现还需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载体。至此,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政治认同三者的关系得以明了:理想信念是教育内容;政治认同是教育目的;高中政治课是教育载体。在四川省七所中学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信度和效度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对高中生政治认同显著影响:从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主体(教师)来看,教师的教龄与学生的政治认同呈“U”型关系,即高中生的政治认同不会随着教师教龄的增加持续提高或降低,而是会存在从教年限的拐点,即当教师顺利度过职业倦怠期并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与教学技能,学生的政治认同才会逐步上升。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一天的工作时间中,教学时间(课堂教学、备课、课后答疑)越长,学生的政治认同越高。从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客体(教材)来看,教材结构的逻辑性对学生的政治认同显著影响,高中生对教材结构逻辑的评价越高,其政治认同越高。同时,教材内容的深度也会影响高中生的政治认同,高中生越难以理解教材知识,其政治认同越低。从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教法)来看,政治课课堂气氛越自由、民主,学生的政治认同越高。同样,在政治课堂上经常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相关内容,学生的政治认同越高。但就目前的教学方法而言,如果教师经常采用多元教学法,其所教授学生的政治认同并不高。这并不代表多元教学法本身不好,而是因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更热爱能够便于直接理解、记忆的教学方法,且部分教师对多元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到位,使多元教学法浮于形式。为了维系社会的有序运转,提高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根据高中政治课理想信念教育主体、介体、方式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影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新老教师互助互学机制,减少教师的非教学工作;二是加强教材逻辑,调整教材的难度;三是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构建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其他文献
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和改革具有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区域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文章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运用SPS
针对山东省危害桃树的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和防治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关键时期和综合防控技术。
家蚕蝇蛆病是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的体表,孵化后的幼虫(蛆)钻进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一种蚕病,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夏秋蚕,一旦疏于防范,危害会非常严重,不仅劳而无获,降低蚕农自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