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化测评及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b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相对落后的产业,农业信息化已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和我国农业发展态势,如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对国际化竞争,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是我国面临的紧迫课题。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历程的剖析,量化评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发展趋势,明确了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成绩及主要问题所在,同时,结合外部影响因子的分析,确定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及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架构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总结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选择了具体发展方略和农业信息化有效推进模式,提炼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政府和社会产业两个层面给出了实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从而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制定农业信息化政策提供依据。在实证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从1996年的0.06已上升到2007年的0.86,达到了“优异”状态,取得的成绩可以概括为:农业信息化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规模;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业信息化基层工作薄弱;农业信息技术实用性较差;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信息类产业发展滞后等。(2)从农业信息化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对各影响因子对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农民的素质、农业信息化技术水平、农业信息组织与管理能力和政府调控能力等,制约因素主要有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及农业信息化成本等。(3)利用SWOT矩阵,确定出下一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应当选择W-O扭转型战略,并应在农业信息化融资模式、建设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工作的重点领域应当是:农业信息化基础理论研究、农业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农业信息化的基层建设以及农业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耕地保护对农业大国中国至关重要,因此对综合反映耕地性质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研究与分析相关文献及所收集数据的基础
继近代自动网络分析仪(ANA)问世以后,又出现了基于所谓六端对器件的、原理上崭新的六端对自动网络分析仪。后者较之前者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六端口器件的基本组成部件是宽带
目的建立测定秋水仙碱片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C8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2~2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
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根据土地的资源现状、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对城乡土地进行统筹安
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产权变化对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和开放带来了新的活力,给中国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导致家庭联产承包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事业不断推进的形势下,为适应广大学者、党员干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需要而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精选本。作为
李清照的词作大部分属于悲情词,愁像血液一样灌注在词作的字里行间。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李清照的词中都透露出超出常人的愁绪。本文根据李清照生活各个时期心绪情感的不同,
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吸取精华,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努力构建教学目标新体系,探求优化教学的新模式,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设施农业是人类运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改变自然环境,模拟控制气温、光照、湿度、水分等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创造符合动植物或微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最佳环境,具有高投入、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精神文化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认知教育价值及社会实用价值。鄂西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