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胃癌病理分期系统是国际抗癌联盟(AJ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UICC)制定的第7版TNM分期系统。它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N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M分期)来评估患者的预后。规定淋巴结清扫数目必须大于15枚,才能正确的判定淋巴结分期。对于淋巴结清扫的数目来说,若是清扫的数目不足,则可能导致胃癌的残留,导致较高的复发率;若是清扫范围过大,则会导致淋巴结分期的偏移,导致预测准确性的降低。N分期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小于15枚的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尚有许多疑问。对此,有的学者建议采用淋巴结转移率来制定淋巴结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定义为阳性淋巴结数目与淋巴结总数之比。目前对于淋巴结转移率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尚没有达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淋巴结转移率分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探讨淋巴结转移率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92014.09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193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包括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并行D2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率分期定义为:MLRO:0%, MLR1:0-20%, MLR2:20%-50%, MLR3:>50%。运用SPSS软件分析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价值,阐明淋巴结转移率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1.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肠外科病房进展期胃癌患者清扫的淋巴结总数及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目均要高于普外科其他病房;并且清扫淋巴结数目小于15枚胃癌患者的比例要低于普外科其他病房。胃肠外科病房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高于普外科其他病房(P=0.045)。2. 进展期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与患者的年龄(P=0.001),肿瘤位置(p=0.001),肿瘤大小(P=0.000),T分期(P=0.000),N分期(P=0.000)和淋巴结转移率(P=0.000)有关;而与患者性别(P=0.586)和肿瘤组织学分型(P=0.587)无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率是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3. 将数据分为两组, 一组是淋巴结清扫数目小于15枚的患者(组1),一组是淋巴结清扫数目大于等于15枚的患者(组2)。两组数据中相同淋巴结转移率分期的患者其中位生存期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于N分期来说,当处于N1期和N2期时,组2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要高于组1患者(P<0.05)。结论:1. 淋巴结转移率是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率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2. 当淋巴结清扫数目小于15枚时,N分期不能准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而淋巴结转移率分期能更加准确的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肠外科病房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要好于普外科其他病房。胃癌手术由专业化医疗小组进行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