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大气季节内振荡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

来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1-2015年FNL(Final)水平分辨率为1.0°×1.0°的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使用Lanczos带通滤波、离散功率谱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及其与长江中下游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可能联系。分析结论如下:(1)通过功率谱分析发现200hPa和500hPa的纬向风、经向风和位势高度要素的10-20天,20-30天30-60天和60-90天季节内振荡显著周期普遍存在。(2)通过10-30滤波后的气象要素场的分析发现,水平结构上主要体现为季节内气旋系统和反气旋系统交替出现;垂直结构来看10°N,90°E低纬地区的表现为斜压性,到32°N,90°E高原地区6月上旬和8月上旬主要为正压结构,其他时间表现为斜压结构;50°N,90°E表现为高纬地区正压结构。说明低纬地区斜压结构为主,高纬地区正压结构为主;传播方面青藏高原各个年份和时间段表现特征有较大的差异,某些时候作为10-30天周期季节内振荡的汇区,而某些时候也作为季节内振荡的源地存在。(3)2001-2015年期间长江中下游夏季6-8月降水总体呈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2008年以前降水量偏少,之后降水量明显增多。根据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定义,统计期间发生了17次持续性异常降水,降水发生主要在6,7月份。长江中下游异常降水过程持续最长时间为2010年7月5日-15日的11天,降水过程最多降水总量区域平均为2438mm;最短为7天,持续性异常降水最少为819mm。2010年的异常降水过程开始时的第0天降水区域覆盖了整个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值达到158mm。(4)青藏高原季节内振荡的波动趋势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逐日降水量多少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持续性异常降水期间,青藏高原10-30天季节内振荡处于活跃期,显示为波峰阶段,当降水逐渐降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间歇期则季节内振荡处于波谷阶段。(5)造成2010年长江中下游持续性异常降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冷暖空气交汇,有利于降水的产生。且长江中下游地区季节内降水振荡滞后于青藏高原季节内振荡,当青藏高原季节内振荡处于波峰(波谷)的时候,长江中下游降水强度还在增强(减弱),从位相角度考虑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季节内振荡滞后青藏高原季节内振荡一个位相的时间。
其他文献
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带动着新应用的出现,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就是典型的新型网络应用。这种新兴的应用的发展成熟又促进了新技术的诞生。随着信息量的增大,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
菲利普·罗斯(1933-)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争议最多的作家之一,曾多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在他的作品中,罗斯给读者呈现了许多被异化了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是引起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的主要病原。该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在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
为实现建筑结构震后功能的不中断或快速恢复,减小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和经济损失,本文提出了带保险丝和阻尼器高强钢框架结构体系。综合采用理论、试验和模拟等手段,
中尺度云分辨模式在暴雨的落区和雨量的预报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描述云微物理过程的云模式存在很大缺陷。建立和改进云模式,特别是对暖雨形成的参数
本文使用Beijing Climate Center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1.2(BCC_CSM1.2)和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0(CFSv2)模式温度和降水的历史回报资料评估了我国夏
底部框架上部砌体结构(以下简称底框结构)广泛应用于我国中小城镇中。该类结构底部为框架层,可以用来满足大开间的商业用途,而上部砌体层可以用来作为住宅或者办公楼使用。近
孤岛检测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必备的功能。孤岛检测方法通常在逆变器输出与本地负载功率平衡时存在检测盲区。通过对逆变器输出施加扰动可以减小检测盲区,但注入扰动又会对逆
gPhone重力仪可记录到秒采样的数字地震波信号,引起了一部分学者的关注,但是相关研究较少。通常用来记录地震波的仪器是地震仪,gPhone重力仪记录地震波的原理、记录信号的频
与一般消能减震体系不同,摇摆墙自身无耗能或改变结构自振周期的能力,而是通过摇摆墙自身的强度与刚度来达到控制框架整体结构变形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理想的框架结构屈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