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发展是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为满足所服务组织的需求以及个人事业与所服务组织基本能同步发展,不断自我调整职业目标、计划,并通过各种方法适应职业角色、提高职业角色能力以使自己在职业工作中逐步获得成功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我国产业工人大军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尽管规模不断扩大,群体构成也从老一代农民工过渡到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但由于受“候鸟式”生活方式的影响,存在着周期性的“求职——就业——辞职——再求职”的职业循环,极大地影响了农民工群体职业成长与发展的权益。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具有较高城市融入愿望和文化认同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将是落户城镇的主体,但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是能不能体面地工作与生活,因而研究他们的职业发展问题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了河北省某大型食品企业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通过分析、探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促进其职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 本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中存在较少保障下的高职业流动、悲观的升职预期、非理性的高创业意愿等现实困境。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困境产生的主观因素有新价值观念影响下的较高消费、职业规划尚有欠缺、自我学习能力差,客观因素有劳动权益缺乏保障、择业途径和获取职业发展的社会关系单一、培训引导未到位以及制度原因,通过对这些主客观因素的研究,本研究提出应指导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职业规划、搭建更有效就业信息平台、进行针对性创业教育和管理能力培训等,应着重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导向型学习能力,并指出今后的研究中应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地位,采用多方式和多角度看待其职业发展问题。